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化学与化工学院碳知新闻社“觅·友暑期社会实践团”北京、上海校友采访社会实践顺利完成

供稿、摄影:碳知新闻社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化学与化工学院碳知新闻社“觅·友暑期社会实践团”选择的实践形式为校友访谈。在交流走访往届老校友以及参观现代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母校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及校友的优秀事迹,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次校友走访共分北京和上海两个部分。7月中旬由解恺新、刘一麟和李彤组成的小分队在北京进行采访;八月上旬实践团另一只小分队(小队成员:王哲,李泽宇,解恺新,刘一麟,温奇,吴琼,刘孟开)在张锋导员的指导下在上海进行采访实践;其他成员(马铭辰、刘泽伟、李增领、李彤等)协助完成文字整理工作。


  7 月14日下午三点,北京小分队一行三人到达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16层,见到了02届本科生冯超群学长,现任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通过讲述他本科生、保送到北京大学硕博连读以及后来因为兴趣改学经济的经历。他表示,虽然没能继续进行化学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化学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为他的工作很多方面提供了很大支持。

  7月16日上午北京小分队来到国家图书馆,成功与09级化学硕士王桂杰学长会面。学长向我们讲述了在北理工读研以及之后应聘的经历,并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所处职位的工作安排和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告诫后辈注重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快速学习能力。

  至此北京站采访顺利结束,半月之后实践团扬帆再出发。

  上海之行的第一站,是8月2日与朱玉琥校友的会面。身为北理前身北京工业大学3系56级1班的一名学生,王小谟院士与前任国家主席曾庆红都是他的同级。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即使是放弃学业在上海钢铁厂做工人的他也依旧由于成分问题饱受压迫。文革结束后,得益于在学校期间获得的良好知识基础和基层长期的工作经历,他被领导适时委以重任,选择了“冷弯”这一课题,埋头钻研,艰苦攻关,最终将日本的40步制造工艺改进为29步,实现巨大的进步,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工厂创造了不小的利益。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创新,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成绩斐然。多年来一直心系母校,多次回访母校拿到了迟来的毕业证。校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并赠予实践团留念。我们相约在2020年北理工80周年校庆上再见。

  8月3日的江苏昆山是此次上海之行的第二站,在这里探访范启宏和刘伟华两位校友。海虹老人牌(中国)涂料有限公司作为涂料工业的领先者之一,以高质量涂料闻名,已成为中国涂料漆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之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两位校友,不同性格,因同一家公司,共同的利益相遇。在谈到对在读学生的建议时,范校友多次提到“自己想做什么最重要”,要了解工作与自己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在做出选择时,要放大视角,把事看小,多与他人交流。对于学习成绩和能力,他谈到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能力更重要,要有多元化的观念。

  次日上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走访,受到校友冯振,黄东,雷岳文,张永亲切的接待。校友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金发科技华东地区的状况。从企业概况、企业发展等方面向我们详细地介绍这家充满活力,创造价值的公司。冯校友和黄校友是90届6系的同班同学,而雷校友和张校友则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进入金发科技。在了解他们的求学以及应聘经历之后,我们深深体会到,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在踏上岗位后,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随后校友向我们展示了上海金发取得的专利荣誉以及仪器设备,鼓励北理学子进入金发科技工作。一行人第三日探访任务也圆满完成。

  上海一行的8月4日最后一站,由吕静学姐和刘爱霞学姐带领我们参观张江科技园,领略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工作范围。参观了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之后,学姐讲述了这些年来的奋斗历程和身边人的成败故事,告诫后辈要学好英语,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只是一味地读书,尽早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时刻做好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

  至此化学学院碳知新闻社“觅·友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校友访谈工作圆满结束。此次出访,不仅增加了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也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协调工作与安排时间。在结识校友的同时,也回顾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史,切实地感受时代的变迁,深刻地理解学校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听闻越多的京工往事,对母校的热爱就更加一分。这次社会实践更重要意义在于让我们见识不同的人与事,从更多层面洞察这个世界,这些所见所闻都激励我们去更好地完善自己。

  在此,向我们的指导老师,以及支持并配合我们采访团工作的校友们、各个单位致以真挚的感谢。并祝福北理的校友们工作顺利,阖家安康。也祝愿北理能再创辉煌,为国家培养新一代人才!

附学生感悟:
  刘孟开
  经过5天的走访和交流,觅友上海团的任务完满结束。首日采访朱玉琥校友最令我印象深刻。79岁的朱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朱老不仅是在科技创新建树颇高,而且还热爱音乐,演奏的萨克斯也是令人佩服。在和朱老交流的近两个小时中,朱老为我们讲述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的生活,受到糟糕的待遇,才华得不到施展,且又缺乏公正,朱老是那个年代的缩影。但朱老熬了过来,并且成为了新时代的创造者,为国家创造了许多价值。朱老一生也是着实精彩。朱老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秀的北理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祝愿朱老以后的日子平安,幸福,也愿朱老2020年与北理再聚首。

  李泽宇
  在上海五天的实践活动终于告一段落。五天里,没有一天不在抱怨上海的闷热天气以及每天都要在外边接受炙烤的行程,但是每天都能在形形色色的优秀校友身上了解到之前未曾见过的事情,79高龄却坚持骑自行车来见我们的朱老,音乐与他的故事让我羡慕,金发科技,从零创业,如今却行业内全国第一,听着校友分享他们的经历,参观公司的厂房,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包括之后去参观世界五百强的通用电气,更感受到了大公司给人的那种不一样的感觉,让人有一种渺小感,使人不自知地谦虚起来。

  解恺新
  今天是我们来到上海的第一天,11点下火车来到旅店,在与张导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朱玉琥老学长便来到了我们的住处接受采访。在来到上海采访之前,我们听声音以为朱玉琥学长最多40岁,没想到见了面这位56级的老学长依然如此精神矍铄。在采访过程中,老学长提起了当时被定为右派而被打压的往事,也是一叹再叹,不过对那些曾经压迫他的人,他选择宽恕与谅解。在朱老讲述他的过去的时候,提到最多的就是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被批斗而回到上海,在上海作为工程师却没有评上高工,自己辛辛苦苦所研究出的成果被别人剽窃,在提到这些的时候,朱老也会不禁有了骂腔,但是更多的是笑着跟我们讲述。对于我们学校,我们这群还在大学生活的大学生,朱老心中有着无数的自豪。一个德字铭刻在校训上,也深藏在北理学子的心中。提到母校,朱玉琥学长是如此的骄傲,相信在一批批北理人的努力下,祖国将会被建设的越来越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