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2019改版»楷模风采» 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事迹材料

2010年05月10日 12:00来源:gonghui阅读次数:

一、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

毛二可教授是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我国雷达领域的著名学者。五十年来,他带领雷达技术研究所青年教师和学生,努力拼搏,将规模不大的雷达研究室,建成为信念坚定、拼搏奉献、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雷达技术研究所。同时,培养出了一批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强的中青年骨干。

由雷达技术研究所的这批中青年骨干组成的团队,是一个勇于科技创新的团队。该团队现有教职工35人,硕士研究生120人,博士研究生106人,博士后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承担了多项雷达信息领域的重点预研项目、演示验证项目和型号装备研制,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863”、“973”计划研究项目,2005年科研经费达4000万元,先后攻克了雷达领域多个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330余人,荣获国家发明奖6项,部级重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准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约800篇,被SCI、EI、ISPT收录近200篇;完成的“模数混合动目标显示系统”获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在科学研究、梯队建设、bob真人app下载、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毛二可院士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毛二可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埋头国防科学研究,致力创新团队建设,把自己的兴趣、理想融化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国防科研事业,以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奋斗实践着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人生誓言。毛二可院士及雷达技术研究所创新团队是全校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

二、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基本特点

1.有一位德高望重、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奋斗终身的学术带头人

毛二可院士19岁开始学习雷达专业技术,那一年,他就为自己确定了人生目标:“党的事业就是我奋斗的方向”。以后,无论人生如何起伏荣辱,他的奋斗方向始终没有偏离。60岁前,他风雨无阻,几乎每天早晨8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0点离开实验室;60岁后,他还一次又一次乘船出海,在剧烈的风浪颠簸中做试验。他带领雷达所300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在新体制雷达、高速实时信息处理、精确制导、电子对抗、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发明创造,为巩固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过去培养的42名博士,许多在国家重要岗位上成为专家、领导;现在培养的27名博士生,也有很多都是拔尖人才。他是空军科技发展与人才建设顾问、新型军用雷达研究项目专家组组长。我军侦察、预警、国土防空等多种不同的雷达技术发展方向和雷达系统的实现方案,很多都请他参与审定把关。虽然已年过古稀,他仍在继续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熟悉他的领导、同事、学生、同行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觉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级知识分子”。

毛二可院士是雷达技术研究所的奠基者、带头人,上世纪60年代初进入雷达技术研究所工作。当研究所遭受文革的破坏,研究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的时候,他坚持留下来继续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夜以继日地遨游于知识殿堂,废寝忘食地追求高新技术,学术思想始终处于研究所领跑的最前端。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提起雷达就会滔滔不绝,他的学术水平和对学术的追求成为研究所无形的强大凝聚力。他强调群体力量和学术民主,领导大团队不断撞击出技术创新的思想火花。他为学术置个人得失安危于度外,坚持到现场检验科研成果,哪一个外场试验困难最大,他就会出现在那里。微波辐射危害身体健康,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为了完成一项试验,他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暴露在“危害”面前,曾数次被高压电击倒、手臂被撕裂。为研制一种新体制测量雷达系统,他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往返奔波于北疆某试验基地。夏天烈日曝晒,冬天海浪打上甲板,结出砖头厚的冰块。基地领导机关再三提出:“一定要给毛院士安排一个条件较好的住处。”他却说:“同大家住在一起便于工作。”作为60多岁的老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每天晚上住在简陋的招待所,用自带的电热毯抵御风寒;白天则坚持登上实验船,在大风大浪的剧烈颠簸中做试验。

毛二可院士品德高尚、思维敏锐、学术精湛,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他常年辛勤工作,艰苦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使雷达技术研究所经受住了文革的冲击,抵挡住了外界的高薪诱惑;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满腔热忱稳定了团队成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使研究所在逆境中求得了生存,在夹缝中求得了发展;他以踏实肯干、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雷达技术研究所选定了正确的科研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诚心诚意主动退居二线、让年轻人挑担子、对年轻人无私传帮带的人格魅力,及富有远见的学术眼光,使得各方面的人才凝聚在了一起。并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为雷达技术研究所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

2.有一支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

毛二可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带出来的团队就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在白手起家的艰难岁月里,他和老伙伴韩月秋、何佩琨等教授面对的几乎是一个空白的实验室,从事研究所必需的示波器、频谱仪、计算机等重要仪器设备都是稀缺品。在这种困难条件下,毛二可、韩月秋、何佩琨等老教师团结一心,以所为家,把全所教师从事科研所得的个人酬金节省下来,购买了几十万元的仪器设备,使研究所初步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为了研究所的发展,韩月秋老师甚至连所里的窗帘都拿回家亲自清洗。这些老师用降低自己生活待遇的代价,为研究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实验条件。

在解决了基本的实验条件之后,雷达所又面临着人才争夺的挑战。当时高校教师待遇很低,他们辛勤培养出来的硕士、博士,纷纷流向“高薪”企业。面对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毛二可、韩月秋、何佩琨等老同志焦急万分。他们一方面向学校领导反映困难,另一方面再次拿出全所教师从事科研的酬金,重点向年轻人倾斜。博士高梅国从外地进京,在入校手续办妥前,他们从研究所教师奖金中为他发工资、并支付房租。为了给高梅国落实北京户口,他们两年里几乎跑遍了有关主管部门,最终为雷达所留住了一个重要的骨干人才。正是由于这些老教师再次降低个人的生活待遇,为雷达所的年轻人才创造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才形成了雷达所今天骨干教师的基本团队。

以毛二可为代表的老教授们,不仅在经济待遇上向年轻人才倾斜,而且在学术待遇上也倾向青年人才,并以前瞻性的眼光,指导、支持年轻人才的成长。经过毛二可教授多年不懈的努力,雷达所逐渐形成了一个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核心团队,出现了多名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包括国家高科技“863”专家2人、总装备部共性技术专业组专家2人、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等等。2000年,龙腾、高梅国、吴嗣亮三人同时获得正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三人的平均年龄仅为34岁;2004年,赵保军、曾涛再次同时成为博士生导师。

在毛二可及其创新团队的中青年教师带领下,雷达技术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生们也继承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雷达所的很多师生员工每天工作3个单元:上午、下午、晚上,周六周日也经常在实验室。为完成某军方紧急实验项目,女博士生侯舒娟在高烧中拔掉输液管,长途跋涉5个多小时赶到指定地点,从午后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躺了3个小时又起床继续工作。为完成某机载试验雷达项目,年轻的博士生姚迪放弃暑假休息,在地面40多度、机舱内50多度的环境中十余次登机试验,圆满完成任务。研究所的博士生们说:“只要成了雷达所这个团队的人,就不能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团队不成文的规矩。”

几十年来,在毛二可、韩月秋、何佩琨、龙腾等研究所几代负责人的带领下,该创新团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共同的事业中,他们党政同心,师生共进,经风雨,共患难,既经历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受住了各种挫折的打击,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成长为一支以年轻博士教授为骨干力量,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群体为主要成员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效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技团队。

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研究优势,是靠长期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校情出发、从所情出发的发展思路形成的。在确定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时,不盲目跟风,不与其他科研机构攀比,不贪大求全。在很多人认为对雷达的研究已经过时纷纷转头选择其他研究领域时,雷达技术研究所坚守了原来的研究阵地,坚守了突出系统创新与技术创新,坚守了为国防科技服务。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作风使他们的优势有了长期的积累,在雷达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与大院大所相比,与国际上先进的雷达技术水平相比,雷达技术研究所是不够强大的。但是,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从中国雷达技术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中敏锐地找到创新点,选择了新体制雷达系统和高速实时信号处理为主攻方向,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尤其是新体制雷达的研发,其中有些方面已经和国外所关注及着力解决的雷达前沿技术问题不谋而合。一些成果已经应用到雷达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有一种党政结合、学术与行政融合、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模式

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不断在研究所的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出了“所为实体、党政结合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为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雷达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由毛二可、韩月秋等同志组成,党支部、所行政、学术带头人三位一体。由于当时研究所人数较少,主要技术骨干都是党员,党支部与所行政基本合一。党支部与学术带头人毛二可合作也非常融洽。这种和谐合作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由于目标一致,有协商共事的传统,保持了所内的团结。现在,研究所的行政职务由中青年学术骨干担任,重大问题党支部都要参与决策。

在7名博导组成的教授委员会内,体现了老中青学术带头人、行政领导、党支部的共同声音。在研究所发展方向的拓展、申报科研题目的确定、教师梯队的形成、人员聘用、待遇、考核、所内经费分配等方面共同行使决策职能。党支部注意做好保持所内团结、青老团结、年轻人之间团结、老教师之间团结的工作,使研究所保持了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由于学术带头人毛二可院士与党政共同协作,处理好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全所范围内实现了人员统一调拨,科研统一管理,经费统一分配。这种党政配合、学术与管理融合的集中管理运行模式,使团队具有了较强的整体攻关能力,使团队能够有能力处理好完成当前科研和开展预先研究、储备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团队能够保证以技术研究为主和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教师都能安心致力于学有所长的工作,并互相支持和密切配合。

正是由于这种团队管理模式,才使得研究所在培养中青年后备学术队伍问题上,使学校党委在不同时期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在基层研究所落到了实处。研究所党支部积极贯彻党委精神,与毛二可院士一起落实选拔优秀青年苗子,一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让他们挑担子,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成长锻炼,扶持了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的起步;同时,研究所注意整合全所力量,形成拳头方向,论证申报了一个又一个大型科研攻关项目。也正是由于这种团队管理模式的优势,使得雷达技术研究所能够整合、调拨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和有限资金进行前瞻技术研究。靠集中管理模式,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培养锻造出一支理论创新的队伍,形成自主创新、自主造血的良性循环。目前,雷达技术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每5年增加一倍,2005年达到4000万元。

在创新团队管理中,毛二可院士倡导“团结人、培养人、宽容人”的准则,不断培育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管理理念和团队文化。毛二可院士经常告诫年轻一代:“一个单位要发展,必须要团结”。他们注重团结人,提倡以共同的人生追求为团队建设的目标。这就是志在科研、志在创新;他们注重培养人,形成了培养学术带头人的三部曲:打下扎实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学会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统领全局;他们注重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迅速成长。龙腾,1995年博士毕业留校,1997年就晋升了高级职称,2000年以32岁的年龄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梅国,1993年博士毕业,1997年就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999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吴嗣亮,1997年博士后出站,很快就承担了一个1400多万元的研究课题,2002年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赵保军,1998年博士后出站,在雷达所开创了图形图像制导信息处理的新研究方向,2004年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涛,1999年博士毕业,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以34岁的年龄再次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雷达技术研究所注重用共同的人生追求和事业凝聚人,在这个团队里,事业高于一切,集体利益永远重于个人得失。但是,他们注重以人为本,是要求每个成员都发挥特长做好承担的工作。他们鼓励个人发展,鼓励团结,强调团结起来每个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精心选拔组合团队成员,为他们精心设计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

正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这里形成了和谐共进的氛围,聚集了龙腾、高梅国、何佩琨、吴嗣亮、曾涛、赵保军等一批优秀学者……其中,有的人是毕业后到社会上几经闯荡,又被团队吸引回来的。他们说:“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这里得到回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坐标。”

随着团队的壮大、事业的发展,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团队,雷达技术研究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怎样留住人才,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一招鲜”和“杀手锏”?年轻的所长龙腾博士说:“发展是硬道理,要把蛋糕做大,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锻炼人,以业绩考核人”。

这是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他们在管理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注重梯队建设,从小规模时的感性管理,发展到如今的大团队模式。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和利益,而是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着眼于祖国国防事业的长远需要,着眼于雷达事业的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让每个加盟团队的人才都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于团队无限发展的事业之中。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在年龄结构上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在学术方向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横向上彼此方向不同、但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纵向上既有技术创新,也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三、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主要精神

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围绕他们坚持求实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学习他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

1.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

毛二可院士于1951年考入北京工学院,此时正值新中国蓬勃火热的建设年代,年轻的毛二可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翻天覆的变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立下了献身科学、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终身的志向。从此,不管是政治上受歧视的困顿岁月,还是科研上遭阻碍的艰难时期,毛二可始终不改初衷。他多次说:“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只有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才是有意义的,才没有虚度年华。”他的言传身教,带动和影响了雷达研究所的年轻同志们。科学报国成为团队的共识,大家都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从这个所里走出去的硕士生、博士生,也都牢记着科学报国的志向,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

2.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科学研究中,毛二可院士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总是从国防事业的实际需要入手进行科学研究。他不但重视理论学习,不断地跟随科技发展学习研究新理论,而且更重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应用理论来解决有关雷达的实际问题,又力争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防与经济建设中。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创新成果也不断推出。在某新型靶场测量设备长达6年的研制过程中,一个难关接一个难关,几次陷于几乎找不到出路的困境。每当这种时候,都是毛二可院士发现系统问题所在,并提出巧妙的验证办法及解决对策。近些年来,毛二可院士根据雷达科研的发展趋势和国防事业的实际需求提出新体制雷达的研究方向。在他的基础上,年轻的团队成员在合成宽带高分辨雷达、全时空雷达、相控阵雷达、矢量脱靶量测量系统、分布式相参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等研制方向上已经取得了创新型成果,并不断地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创建新的技术增长点。

3.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

雷达技术研究所老中青几代人在毛二可院士的影响下,勤奋钻研、刻苦攻关,全身心地投入在雷达研究上。他们不仅要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繁重的基础工作,还要到条件艰苦的外场甚至靶场做试验。某课题在海军试验场工作时,夏天在毫无遮荫的阳光下暴晒,冬天刺骨海风穿透棉衣。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毛二可院士却身先士卒,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鼓舞大家团结起来坚持下去,最终战胜了困难。大家都说:“本课题如果没有毛老师坚持,早就垮台了”。团队成员们继承了毛二可院士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女博士侯舒娟在发高烧时接到军方紧急通知,她立即拔出身上的输液管,搭乘长途汽车,跋涉5个多小时,在指定时间到达军队外场试验基地。博士生姚迪为完成“863”计划的一个项目,放弃暑假,住简易招待所,一日三餐盒饭,在地面40多度、机舱内50多度的环境做实验,圆满完成了任务。

4.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

在团队中,毛二可院士不争名、不争功,充分肯定每个成员的贡献。为了使青年人更快成长,毛二可院士甘愿做人梯,主动提出自己退居二线,让青年人在课题组挑重担,还放手让年青同志管理所里的事务。在他的关心下,雷达技术研究所已经成长为一个团结协作、和谐统一的科研团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急需电子信息类的高层次人才。雷达技术研究所的博士们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许多人都能独当一面,正是大企业“炙手可热”的人才。然而,团队的青年学者们却能安心在所里做学问。大家都认为,在团队中为国家的国防科技事业作贡献,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所里采取的集中管理的模式,对项目、经费、人员等实行统一管理,许多项目都是编队组合来完成,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使每一个人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5.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

从青年时代起,毛二可就积极追求进步,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屡次在入党申请书中态度鲜明地表示:“党的事业就是我奋斗的方向”、“看到国家已经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就不能轻易改变。”多年来,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所在的党支部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团队中的何佩琨教授接任雷达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职位以后,与担任学术带头人的毛二可院士密切配合,与担任所长的龙腾教授共同协作,处理好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解决纠正出现的问题,做好保持所内团结、青老团结、年轻人之间团结、老教师之间团结的工作,使研究所保持了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党政配合默契,还顺利地落实贯彻了学校党委历次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为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关键时刻,例如“非典”时期,党支部能按照校党委的号召及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团结和凝聚人心,保证了研究所的稳定,使团队成员安心教学和科研,创造出一流的成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