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决策本质简论
刘应宗
2001, (3): 3-8.
摘要: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国内外决策理论研究成果认为 ,决策活动的本质是活动主体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 ,决策问题的本质是客体存在、运动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决策目标的本质是观念上改造客体而创造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存在 ,决策方案的本质是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理想存在观念上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途径。
管理博弈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侯光明, 李存金
2001, (3): 9-14.
摘要:
管理博弈论是关于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 ,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展开研究的交叉学科。本文对管理博弈论提出的意义及产生背景进行了论述 ,比较了管理博弈论与博弈论、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不同之处 ,提出了管理博弈论的一些前沿性研究课题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张华雨, 韩伯棠
2001, (3): 15-17.
摘要:
本文在分析预测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集成时间序列预测与因果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证明该模型在许多性能方面优越于单一模型。
我国家族式企业制度创新的障碍——以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公司为例
张华
2001, (3): 18-21.
摘要:
从黄河集团对家企分离的探索可以看到 ,我国家族式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障碍在于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代理风险 ,而相应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却严重滞后。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讲 ,在外部机制的建立难以有较大作为的情况下 ,可以先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机制 ,为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作好准备
“442”企业模式——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探索
姚树荣
2001, (3): 22-25.
摘要:
基于国有企业脱困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南京市创造了一种企业新模式 :“4 42”企业。自1 999年试行以来 ,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传统国有企业相比 ,“4 42”企业的制度优势主要表现为激励优势、治理优势、创新优势和互补优势。“4 42”企业模式对国有企业改革也具有重大启示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
骆珣
2001, (3): 26-29.
摘要: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生态税收体系 ,通过调整完善现行税制中的相关税种、开征专门的环保税、采取环保税收优惠等措施 ,运用税收政策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建立生态税收的必要性、生态税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 ,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设想
我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态势与民族品牌竞争对策研究
王月辉, 杨子卿
2001, (3): 30-33.
摘要:
本文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分析了当前我国市场上外国品牌在行业进入、合资对象选择、品牌扩张方式、进入后果等方面的特征及民族品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政府、企业界、消费者三个角度研究了振兴和发展民族品牌的竞争对策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肖淑芳, 苏宁, 孙丛青
2001, (3): 34-38.
摘要:
针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 ,本文提出了“两步交易法” ,“两步交易法”有助于改进《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足 ,并保持对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的一致 ,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客观、公允
广告与营销的整合
史晓华
2001, (3): 39-41.
摘要:
本文从广告效力的局限性入手 ,指出广告良好效果的取得 ,不能仅仅依赖广告自身要素的改善 ,而要将广告与营销其他组合要素进行整合 ,发挥系统、协调功能 ,从而使广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刘丽萍, 夏恩君, 闫绪娴
2001, (3): 42-44.
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其中一个主要障碍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资金短缺 ,且技术创新的风险大。中小企业利用传统融资方式来寻求资金十分困难 ,而风险投资能较好地解决这个融资难题 ,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应用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以价值论构建环境法学基本框架
李宗录
2001, (3): 45-47.
摘要:
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 ,法学价值论的研究要从明晰这个哲学概念入手。建立以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论是构建环境法学基本框架的前提与基础。依此我们提出对环境法学的基本框架的粗线条构想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
杨成铭
2001, (3): 48-53.
摘要:
条约仅约束当事国 ,未经第三国同意 ,条约既不能为第三国创设权利 ,也不能为第三国施加义务 ,即条约对第三国既无损也无益 ,条约的这一相对效力原则已经成为习惯法的一部分。然而 ,这一古老的原则受到当代国际法的冲击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将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及于非当事国 ,欧共体将其制定的规则直接适用于成员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其尚未生效以前就由非当事国参与修改。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新发展是否有助于继续维持国际关系和建立在国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条约关系的稳定 ,这是当代国际法应该予以回答的一个棘手而又现实
我国软件版权司法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曹文泽, 孙海龙
2001, (3): 54-58.
摘要:
本文阐述了软件版权司法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包括软件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与侵权责任构成、软件版权侵权诉讼的有关程序、软件版权侵权诉讼证据和软件版权侵权的救济措施等问题。
私力救济的法理分析
赵峰
2001, (3): 59-63.
摘要:
本文在法理学层面上论述了救济理论中的私力救济 ,对私力救济的概念做了界定 ,概括了它的构成要件 ,进而对之进行价值分析 ,认为私力救济的主要价值是正义、效率和秩序。
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席巧娟
2001, (3): 64-66.
摘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教育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如何认识和把握 ?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如何看待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关系 ?作者对以上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并提出了教育质量多样化的观点。
论教育界学风与教育评论问题
刘尧
2001, (3): 67-71.
摘要:
本文在透视教育界不良学风的基础上 ,分析了教育界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提出建设优良的教育评论之风和综合治理教育界不良学风的对策
大学扩招后教学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庞思勤, 徐承俊
2001, (3): 72-75.
摘要:
近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教学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剖析了大学扩招后存在的一些教学质量隐患 ,提倡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意识 ,对一些相关的教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进行了分析探讨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辨析
张慧峰
2001, (3): 76-78.
摘要:
本文对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了评析 ,讨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问题 ,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应该进一步确立大学的法人地位 ,让大学自主地选择发展的道路。
论对大学生优良人格特质的培养
陈伟民
2001, (3): 79-82.
摘要:
人格特质是反复多次由人格需要引起 ,由人格判断决定的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反应定势。培养大学生的优良人格特质 ,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所形成的行为定势能符合社会需要。本文从人格需求和人格判断出发 ,分析影响大学生人格行为的环境因素 ,提出培养大学生优良人格特质的对策
德育工作载体建设探析——兼论美国高校德育工作
张洪根
2001, (3): 83-86.
摘要:
加强载体建设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 ,必须在正确把握德育工作载体特殊内涵的基础上 ,对各类载体进行有效整合 ,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 ,充分挖掘德育工作资源 ,形成整体合力 ,推动德育工作模式的变革
仁心教育是大学德育之基
郑焱
2001, (3): 87-88.
摘要:
大学德育逻辑起点应该定位在仁心教育上。本文试从人的最基本的德性与大学德育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渊源和现实社会两个方面来论述仁心教育是大学德育之基。
建设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校园文化
贺春华
2001, (3): 89-90.
摘要: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魅力的构成要素。本文提出要建设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校园文化。
大学语文教学与创新精神培养
金文伟
2001, (3): 91-92.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组句能力、写作水平、文化素养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就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学发挥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
探索解决休谟问题的实践方式——读孙伟平《事实与价值》
孙美堂
2001, (3): 93-95.
摘要: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 :以往的道德学体系总是先按“是”的规则进行推理 ,但却突然地、不知不觉地过渡到用“应当”提出规范。从“是”过渡到“应当”的根据是什么 ?人们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证明。[1] 在休谟看来 ,这种从以“是”为系动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当”为系动词的伦理 (价值 )命题之跳跃是缺乏逻辑根据的。这就是所谓休谟问题[2 ] 。休谟问题震动了哲学界。此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 ,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一时 ,“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认识与评价、事实判断与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