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赵鲁涛, 吴刚, 何森雨, 杨诚
2012, (2): 1-7.
摘要:
随着我国成品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局部供应短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系统分析成品油供应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成品油零售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了北京市成品油供应系统上游出现供应短缺、下游消费者出现抢购等突发事件情景下,加油站库存的变化及采取相关应急措施后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加油站采取限购措施,还是政府采取限行政策,都不同程度地缓解上游供应短缺的影响,对保障成品油的持续供应和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同时采取两种措施,会使加油站库存在政策实施时不再出现零库存情况,而且缺油现象明显减弱,对缓解“油荒”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证券市场跳跃行为非参数方法
王春峰, 郑仲民, 房振明
2012, (2): 8-14.
摘要:
资产价格跳跃行为是连续时间金融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Ait-Sahalia成功将跳跃研究视野由狭义事件驱动有限活跃跳跃扩展到广义订单驱动无限活跃跳跃层次的基础上,对阈值多幂次变差模型(TMPV)广义跳跃系列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阈值时变性问题进行了改进,对其尚未讨论的广义跳跃行为属性存在的采样频率依赖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超高频率下的广义跳跃行为的属性特征进行了刻画,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股票的跳跃行为属性特征,结合实证结果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农户融资绩效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罗剑朝, 王磊玲
2012, (2): 15-21.
摘要:
基于1995—2009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对农户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渠道融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从两种渠道获得借贷均能提高农户收入,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规金融的借贷在西部地区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为0.80,分别高出东、中部地区0.21和0.41;非正规金融借贷对中部地区农户增收作用显著,贡献率为1.47,但在东、西部作用不显著。可以判定,农户借贷差异是导致农户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农户产生借贷区域差异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区域种植结构差异有关。要提高农户融资绩效,减少借贷差异,进一步缩小农户收入的区域差异,应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覆盖面,对非正规金融适当解禁,引导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适度合作,加大正规金融对中部地区支持。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分析
梁媛
2012, (2): 22-26.
摘要:
为检验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分别采用2007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和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检验,并且将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近年来增强了,但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特别是北京市中长期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超过了短期消费信贷。这种不对称性直接导致了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如果希望通过发展消费信贷转变我国低投资、高消费的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就必须改变消费信贷的发展模式。
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
王艳丽, 李强
2012, (2): 27-33.
摘要:
考虑到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对“能源效率”的内涵刻画不够深刻,将资本、劳动力、能源等要素的互相替代效应纳入到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中,利用DEA的方法测算1999—2009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工业行业整体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对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作用途径有所差别。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区域板块的省域竞争力与公共服务设施
唐娟莉, 朱玉春
2012, (2): 34-39,44.
摘要: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法,依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竞争力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设施、卫生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水平对我国省域竞争力提升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运输设施、交通设施、基础教育对我国省域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公共服务组”典型变量对卫生设施、信息设施、社会保障、交通设施等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对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预测能力较差;“公共服务组”和“省域竞争力组”两对典型变量较好地解释了对应的那组变量,而且交互解释能力也较强。
社会性规制与CSR耦合的机制构建
樊慧玲, 李军超
2012, (2): 40-44.
摘要:
环境污染、生产及消费安全等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需要通过社会性规制体系来实现。在嵌套式规则体系下,通过选择适宜的路径及模式,实现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合作治理,进而通过规制政府行为,改进政府治理;规范企业行为,改善治理结构;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与成长等措施,最终实现社会性规制与CSR的耦合。此项研究可以填补理论上的空白,突破实践中的瓶颈,最终实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下应急物资库存成本控制
丁斌, 徐俊
2012, (2): 45-50.
摘要: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方法研究了政府委托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管理应急物资库存后,存在道德风险时,政府如何激励企业努力降低应急物资库存成本的问题。首先分析不同情形下政府与企业的库存成本构成,继而假设政府利用招标机制将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库存管理一体化操作,建立满足企业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条件的政府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最后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计算,结合算例分析政府和企业在不同情形下的收益与成本,结果表明实施激励可明显增加政府的期望效用。
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下游寡头行为演化机理
韩敬稳, 赵道致
2012, (2): 51-57.
摘要:
以常见的垄断竞争的供应商和寡头竞争的强势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应用演化博弈论中双种群演化模型探讨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对强势零售商使用买方势力行为的影响,得到强势零售商对供应商交易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ESS)。研究表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零售商转嫁成本策略导致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是影响ESS的重要因素,供应商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及转嫁成本策略导致的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将有助于消除零售商滥用买方势力的行为。
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
刘玲
2012, (2): 58-64.
摘要:
人民币国际化即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过程。货币发行国综合实力、货币自身特性、地缘政治、货币规模效应等是影响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货币发挥国际货币各项职能衡量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元仍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欧元、英镑对其垄断地位进行了有效的挑战,人民币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并已小有斩获。基于货币替代的人民币与美元博弈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补偿货币被替代国铸币税损失等措施,能够有效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
网络效应强度对最优许可决策的影响分析
费威
2012, (2): 65-70,88.
摘要:
在古诺双寡头竞争条件下,引入网络效应强度参数,建立三种技术许可最优决策模型,并得出最优决策。将网络效应参数对最优决策中各决策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只要技术创新是激烈的,专利许可方的利润都会随着网络效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无论是在固定转让费许可,还是在混合许可时,只要技术创新是激烈的,专利许可方的固定转让费都会随着网络效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其对单位转让费的影响在单位许可和混合许可时是不同的。
复杂网络理论的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演化模型
厉浩, 陈庭强, 何建敏
2012, (2): 71-76.
摘要:
银行间市场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系统,可以从复杂网络理论对其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银行间网络结构的拓扑性和动力学特征。因此,在考虑银行间市场网络节点之间具有随机和择优混合存在的连接方式基础上,构建了随机—无标度混合演化网络模型和扩展随机—无标度混合演化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研究了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的度分布。结果表明:银行间市场的随机—无标度混合网络随银行间市场的择优行为强度的增加从随机演化网络向BA无标度演化网络演化。
国民经济动员链资源供给机理
王成敏, 张纪海
2012, (2): 77-83.
摘要:
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链的运行机理,有利于理清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内部运行规律,有利于在常态下强化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在危状态下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借助AnyLogic系统仿真平台,以抗震救灾中的帐篷资源供给规律为实证,通过对国民经济动员链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仿真,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链资源供给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常态下资源的供给能力取决于该资源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危态下,资源出现超常规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资源呈现出超常规的供给量,超常规的供给量取决于其他用途的资源转变为用于应对危机的资源量、超常规的生产能力以及现有的量,而超常规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超常规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而生产要素的超常规供给能力和其他用途转变为用于应对危机的资源量取决于常态下的动员准备和危态下的动员手段。
高教园区大学生群体危机干预演化模型——以北京市高教园区为例
刘铁忠, 周连景, 李海艳, 李志祥
2012, (2): 84-88.
摘要:
针对高教园区大学生群体危机的干预问题,利用仿真模型研究危机干预的动态演化。利用北京市高教园区实证数据为模型赋初值,从“干预因子灵敏度分析、干预因子变动分析”等方面进行模型拟检验。运用模型进行应用研究,认为:一是危机干预能力增长呈现滞后性,必须提前实施危机干预;二是应保持政府与高校的危机干预强度,政府干预应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干预应着重于学习环境建设,形成共振效应,增强干预效果;三是政府与高校危机干预强度不应同时波动,以避免危机干预能力下行风险;四是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干预,应着重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与心理因素的治理。
民用工业动员基础的内涵及构成
孔慧珍, 孔昭君
2012, (2): 89-92,99.
摘要:
民用工业动员基础是民用工业动员赖以实施的基础条件,它对民用工业动员,乃至国民经济动员的有效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民用工业动员基础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探讨了民用工业动员基础的构成。认为:民用工业动员基础由产品生产、创新研发、维护保养和组织协调四个子系统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子系统的构成模块及其构成要素,讨论了影响各模块运行效果的因素,为民用工业动员基础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非常规突发事件航空应急物流响应的军地协调机制
刘浪
2012, (2): 93-99.
摘要:
在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过程中,航空应急物流响应的军地协调机制运行好坏直接决定航空救援的效率与效果。通过分析军地在人事、资金、物资和信息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融合军地应急体制、组建统一实施机构和应急专业队伍、发展地方通用航空四种措施来完善军地人事协调制度;加大对通用航空业的扶持程度和航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来解决军地之间的资金协调;通过发展航空应急基础设备、保障航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运输顺畅、放宽通用航空飞行领域来促进军地之间的物资协调;通过建立统一军地信息公共平台等措施来保障信息协调。
外层空间的军备控制与环境保护
苏金远, 朱莉欣
2012, (2): 100-106.
摘要:
防止外空军备竞赛之争辩长期受国际战略平衡视角所主导,环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随着环境保护对外层空间开发利用的工具性价值日渐凸显,它已成为推动军备控制谈判的主要考量之一。现行外空法无法有效保护外空环境;一般国际环境法则仅限制外空军事活动的外在影响,而不禁止军事活动权本身。国际社会急需加强外空军备控制,禁止天基武器和地基反卫星武器的试验、部署和使用,以确保外空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保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欧盟航天产品贸易管控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蔡高强, 高阳
2012, (2): 107-112.
摘要:
随着世界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航天活动已经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商业化全面转移,对于航天产品贸易规则的订立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欧盟的航天产品贸易管控制度形成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宽松、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且法制化程度较高的航天产品贸易管控制度。中国应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实现军民两用产品的规范化贸易,积极参与多边出口控制国际机制,优化航天产品贸易的操作程序,加快空间贸易管控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WTO《SCM协定》中的“同类产品”——以“欧美大型民用飞机贸易措施争端”为例
李华
2012, (2): 113-119.
摘要:
“同类产品”的界定关系到判断一国补贴措施是否符合WTO《SCM协定》。而《SCM协定》中“同类产品”定义非常抽象和模糊,加上WTO实践对“同类产品”的认定没有统一标准,这不利于WTO成员准确地履行《SCM协定》下的义务。通过分析欧美大型民用飞机贸易争端中WTO争端解决机构对“同类产品”的理解,结合《SCM协定》“同类产品”条款的法理解释,认为:《SCM》协定下“同类产品”的界定首先应满足《SCM协定》注46的规定。其次,在“相关市场中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是认定《SCM协定》中“同类产品”诸多因素中尤其值得重视、提倡和采用的判断标准。
对向犯基本问题研究
周铭川
2012, (2): 120-125.
摘要:
对向犯是构成要件预定必须由复数人在对立的意思支配下实施对向性行为才能完成的犯罪。对向犯是单独犯罪而非共同犯罪,双方不构成共同实行犯,不适用主从犯的规定。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应予处罚的一方,不能以对方犯罪的教唆犯或帮助犯处罚。实践中还应注意对向犯理论的适用范围。
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原则之再探讨
彭峰
2012, (2): 126-130.
摘要:
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法律确认,反应了两个主要功能,其一是环境法的结构化,其二是环境政策的合法化。风险预防,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最初这条原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寻求避免破坏环境。风险预防原则要满足两个条件:(1)确定性的缺乏;(2)一个严重地不可逆地损害风险的存在。目前,国际上存在强弱两种版本的风险预防原则,尚未在该原则的概念上形成统一认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内立法中实施的核心是成本效益问题,也是现阶段我国环境法将其本土化的主要障碍。
海外投资者的外交保护及困境——以国籍原则为中心
郭堃, 杨卫东
2012, (2): 131-137.
摘要:
国籍原则是“中心”仲裁机制和外交保护制度的共有原则,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存在重大差异。《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第17条在投资者外交保护事项上似乎确立了“中心”仲裁机制优先适用的特别法地位。然而,由于《关于解决一国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第27(1)条建立在投资者始终拥有单一国籍的假定前提之下,在多重国籍投资者以及投资者国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此类投资者的外交保护便会面临众多困境;同时,坚持ICSID仲裁机制的优先性将对外交保护制度形成严重冲击。
后殖民误读:老舍《小坡的生日》新释
罗克凌
2012, (2): 138-143.
摘要:
关于老舍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之研究,近来有学者以独到的立场和眼光重新解读,揭示了老舍童话背后的“后殖民”社会文化意涵,但也有颇多偏执的误读之处:《小坡的生日》并不属于“后殖民”文本,而仅是一个中国人借助异域经验的过客式“反殖民主义”文本,其中暗含的“东方主义”姿态与反“东方主义”思想是同时并存的,小说评论所谓新加坡“本土意识”唯一性的说法明显有过度阐释之嫌,而所谓大中华“文化殖民”心态在文本中肆扬的估断也极为偏颇,因而是值得商榷的。
方言翻译转换机制
黄忠廉
2012, (2): 144-147,151.
摘要:
方言常见于文学翻译,甚至是口译,有时成为翻译棘手的问题。翻译时可能经过方言与标准语互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其语际转换结果有二:标准译语和方言。由原语方言、标准原语、标准译语和译语方言四大要素可演绎出七种方言转换机制。
《天下同文集》选词刍议
刘嘉伟
2012, (2): 148-151.
摘要:
《天下同文集》是元人周南瑞编选的诗文集,存词三卷。该选集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元词成就。从该集所选词人群体的多元化,对本朝文学的肯定,可以窥见元人海宇混一的盛世心态,元代词坛南北逐步合流的情况;从所选词作的风格特征,可以看到编者受姜、张词派影响,崇尚雅正词风,推尊词体,审美趣味与元代中期平易正大的文风趋近。
教育对经济影响的测算方法
刘宇
2012, (2): 152-156.
摘要:
在对已有测算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教育对经济影响的思路。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具体测算了2005年和2008年教育对GDP的贡献以及2005—2008年期间教育对GDP的贡献率。测算表明:教育投资需求和教育消费需求所引发的经济活动对GDP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不断扩大教育投资规模,促进全社会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才能进一步提升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