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N]. 人民日报, 2022-01-13(01).
[2] 梅宏.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J]. 求是, 2022(2): 25-30.
[3] 余盛峰. 全球信息化秩序下的法律革命[J].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5): 106-118.doi:10.3969/j.issn.1009-6728.2013.05.015
[4] 王利明. 编纂一部网络时代的民法典[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7): 8-14+129.
[5] 克劳斯·施瓦布. 第四次工业革命: 转型的力量[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6: 97.
[6] 王绍光. 新技术革命与国家理论[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5): 93-100.doi:10.3969/j.issn.1002-0519.2019.05.012
[7] 马长山. 迈向数字社会的法律[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1: 57.
[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数字经济治理白皮书(2019)[EB/OL]. (2019-12)[2022-01-16].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912/t20191226_272660. htm.
[9] 张守文. 数字经济与经济法的理论拓展[J]. 地方立法研究, 2021, 6(1): 19-31.
[10] 刘颖. 我国电子商务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J]. 中国法学, 2018(4): 195-216.
[11] 杨震, 孙毅. 我国民法典的时代价值[J]. 求是学刊, 2021, 48(5): 75-94+176.
[12] 王利明.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J]. 中国法学, 2014(5): 26-40.
[13] 王利明. 民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0.
[14] 王利明. 民法典: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J]. 中外法学, 2020, 32(4): 847-864.
[15] 石佳友. 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民法典的时代精神[J]. 法学研究, 2016, 38(1): 3-21.
[16] 习近平.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J]. 求是, 2020(7): 4-6.
[17] 石佳友, 刘忠炫. 民法典: 治理现代化的私法表达[J]. 社会治理, 2020(7): 39-46.
[18] 石宏. 合同编的重大发展和创新[J]. 中国法学, 2020(04): 44-65.
[19] 石佳友. 论侵权责任法的预防职能: 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J]. 中州学刊, 2009(4): 100-103.doi:10.3969/j.issn.1003-0751.2009.04.027
[20] 程啸. 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创新与发展[J]. 中国法律评论, 2020(3): 46-61.
[21] 张新宝. 侵权责任编: 在承继中完善和创新[J]. 中国法学, 2020(4): 109-129.
[22] 席志国. 论科技创新与民法典的同频共振关系[J]. 科学管理研究, 2020, 38(5): 12-19.
[23] 程啸. 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财经法学, 2020(4): 32-53.
[24] 刘凯湘. 民法典人格权编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评析[J]. 中外法学, 2020, 32(4): 883-915.doi:10.3969/j.issn.1002-4875.2020.04.003
[25] 黄文艺. 民法典与社会治理现代化[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5): 21-37.
[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互联网法律白皮书[EB/OL]. (2021-12)[2022-01-20].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112/t20211217_394221. htm.
[27] 习近平.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 求是, 2022(2): 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