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1~5.
[2] 饶从满.战后口木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擅变[J].外国教育研究,1996(1): 6~10.
[日]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变革教育的.7条提案(2000,12, ) [1;13/OL] ,2003-03-3.
[日]森冈卓也.道德课中的道德思考力——.小时道德课的改变之处[J].道德教育方法研究,1998(4) :71~85.
[5]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72.
[6] 范树成.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特征与米来趋势田.教育研究,2003(1): 58~63.
[日]诸富祥彦.道德课的革新:用价值明澄清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2001.76~119.
[日]林泰成.培养关心的道德教育——超越传统的伦理学[M].京都:北大路书房,2000.192~202.
[日]押谷由夫.新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理想、希望和勇气[M}.东京:东洋馆出版社,1999.86.
[11] 饶从满.主体性与综合性的交融: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8):”53~59”.
[13] 饶从满,张德伟.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00(5): 22~28.
[日]金井肇.道德课的基木构造理论[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1998.21~30.
[日]伊藤启一,长崎县奥浦小学.学校全体共同创造的小学综合计划[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2000.24
[14] 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囚.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5.
[15] 欺侮主要是指占优势的一方,对特定的人进行中一方面的身体的或心理的折磨;校内暴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内发生的暴力行为,包括对教师的暴力、学生之间的暴力、对他人的暴力、对学校的物品损坏四个方面;除欺侮、校内暴力外的其他青少年不良行为主要有青少年刑事犯罪、违反道路交通犯罪和各种问题行为,如不上学、吸食药物、性越轨行为、家庭内暴力、喝酒、抽烟、离家出走和自杀等。
详见[日]坂木升一.拒绝上学的表现和心灵的场所[M].东京:小学馆,1993.8~28,106~108,132~140.
[日]名田伊奈.对欺侮问题的思考[M].东京:岩波书店,1996.1~30, 31~69, 159~176.
[日]池上彰.大家的“学校问题;[M].东京:株式会社讲谈社,1999.18~19.
[日]清水文郎.人的形成和道德教育——谋求小学和初中的一致性[M].东京:近代文芸社,1996, 28~29.
[日]宫崎和夫、米川英树.现代社会和教育的视点[M].京都:密涅瓦书房,2000.119~129.
[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等译.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2~122.
[日]德永正直,堤正史,宫岛秀光.对话的道德教育[M].京都:中酉屋出版社,1997.23.
[日]金子忠史.儿童的危机状态的对策:学校和社区的合作田.比较教育学研究,2000(26): 7687.
[日]上屋守.荒废的孩子们的心—对教养、教育的提议[M].东京:大修馆书店,2001. 136~137.
[日]恒古僚子.解决教育崩溃的计划[M].东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1999. 8~24, 146~15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