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诺维茨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70.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德国民法总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84.[3] 史尚宽. 民法总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97-310.
[3] 梅仲协. 民法要义[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94.
[英]梅里曼.大陆法系之传统[M].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91.
[5] 雷桑格. 中国的民法[M]. 天津出版社,1938.
[6] 梅仲协. 民法要义[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95.
[德]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 朱岩,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8-90.
[8] 杨解君. 意思表示的主观要素研究[J]. 中国法学, 2007(1).
[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M]. 王娜,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7-159.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42-143.
[11] 李艳秋:合同效力概念辨析与修正[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2] 海因·克茨. 欧洲合同法[M]. 周忠海,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62.
[13] 易军. 对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事实判断说"的质疑[J]. 民商复印,2004(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