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勰. 文心雕龙[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244.
[2] 钱锺书. 宋诗选注:序[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
[3] 丹纳. 艺术哲学[M]. 傅雷, 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9.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孟子注疏[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毛宣国. 汉代《诗经》历史化解读的诗学意义[J]. 文学评论,2007(3): 169-174.
[6] 叶适. 习学记言序目(第6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77:61.
[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1787-1788.
[9] 徐复观.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23.
[10] 周裕锴.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4):38-39.
[11] 鲁迅. 鲁迅全集(第6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25.
[12] 李贺. 李贺诗歌集注[M]. 王琦,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69.
[13] 浦起龙. 读杜心解: 卷首《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78:60.
[14] 王文诰.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M]. 成都:巴蜀书社,1985.
[15]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 孟棨. 本事诗:卷首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
[17] 计有功. 唐诗纪事[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8] 杜甫.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吕大防《杜工部年谱》跋语[C]//《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0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19] 黄锡珪. 李太白年谱:卷首《李太白年谱序》[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3.
[20] 钱谦益. 钱注杜诗(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64:718.
[21] 胡可先. 杜甫诗学引论[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42.
[22] 杨慎. 升庵诗话笺证(第4卷)[M]. 王仲镛, 笺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6.
[23] 王夫之. 古诗评选(第4卷)[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46.
[24] 钱钟书. 管锥编(第4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9:1390.
[25]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 陈寅恪. 寒柳堂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9.
[27] 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M]. 北京:北平朴社,1931:400.
[28] 夏传才. 《诗经》研究史概要[M]. 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81.
[29] 郭知达. 九家集注杜诗:卷首郭知达序[C]//洪业.杜诗引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
[30] 西郊野叟. 庚溪诗话(上卷)[M]. 上海:涵芬楼,民国9年:6.
[31] 傅振商. 杜诗分类:卷首《杜诗分类叙》[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81-82.
[32] 杨伦. 杜诗镜铨[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33] 钱谦益. 钱注杜诗(上):卷首《略例》[M]. 北京:中华书局,1964:2-3.
[34] 孙明君. 解读“诗史”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5.
[35]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M]. 学海类编本:第53册. 上海:涵芬楼,民国9年:2.
[36] 左汉林. 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J]. 湖北社会科学,2004(5):52.
[37] 赞宁. 宋高僧传(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7:164.
[38] Hirsch E D.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reinterpreted[J]. Critical Inquiry 11, December 1984:216.
[39] 斯蒂芬·欧文.诗歌及其历史背景[J]. 陈磊,译.文艺理论研究,1993(1):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