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萍萍. 我国研究生培养理念及培养机制改革刍议[J]. 江苏高教,2010(5):96-98.
[2] 赵红蕊,唐中实,刘钊. 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研究[J]. 测绘科学,2010(S1):237-238.
[3] 弗朗斯·约翰松. 美第奇效应[M]. 刘尔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刘武宏. 美第奇家族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及启示[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87-89.
[5] Sarnoff Mednick.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J]. Psychological Review,1962,69(3):220-232.
[6] Dean K Simonton. Origins of geniu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和金生,熊德勇,刘洪伟. 基于知识发酵的知识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54-57.
[8] 李晓娟,吴志功. 法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1):41-43.
[9] 傅合远,吴关生,顾纪忠. 改进管理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4):46-49.
[10] 张寿庭,刘韩星,张礼卿等.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53-57.
[11] 叶建军. 多样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0 (21):24-26.
[12] 黄少堂,韩刚.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现行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1):72-75.
[13] 袁本涛,延建林.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2):12-21.
[14] Teresa Amabile. How to kill creativi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5):76-87.
[15] 迈诺尔夫·迪尔克斯,阿里安娜·贝图安·安托尔,约翰·蔡尔德等. 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 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 石芝玲,和金生. 知识转移与知识发酵[J]. 情报杂志,2010,29(1):135-138.
[17] 田蔚风,冯晖,孙跃东等. 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22-26.
[18] 吴启迪. 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 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6.
[19] 黄宝印,陆敏,程黎明等. 研究生暑期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48-51.
[20] 波普尔. 客观知识: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 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曾聪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1] Cusumano A M,Selby W R. 微软的秘密[M]. 章显洲,贾菡,杨文俊,译.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2]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 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 李萌,高飞,译.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