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卫东, 顾培亮. 能源时序相空间重构及其混沌特征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 2002, 35(3):293-297.
[2] 孙燕. 中国主要资源利用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24-44.
[3] 张明慧, 李永峰.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探析[J]. 煤炭经济研究, 2006(7):29-33.
[4] 姜巍, 张雷. 中国能源消费时空效应分析[J]. 金属矿山, 2005(1):65-70.
[5] 任志远, 李强. 1978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时空差异特征[J]. 地理学报, 2008, 63(12): 1318-1326.
[6] 赵媛, 郝丽莎. 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J]. 地理研究, 2006, 25(5):753-764.
[7] 原艳梅, 林振山, 徐志华. 基于人口、经济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5):791-799.
[8] Hamilton J D. A new approach to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d the business cycle[J]. Econometrica, 1989, 57:357-384.
[9] 徐永春, 甘斌. VaR的不同计算方法的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8(12):13-15.
[10] Csaha I Fabian. Handling CVaR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in two-stage stochastic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6):24-26.
[11] Wong C M, So M K P.On conditional moments of CARCH modlels, with applications to multiple period value[J].Statistica1 Sinika, 2003, 13(4):1015-1040.
[12] Dowd K. Beyond value at risk: the new science of risk management[M].New York: Wiley, 1998.
[13] 宋逢明. VaR模型中流动性风险的度量[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6):114-120.
[14] 叶五一. VaR和CVaR的估计方法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5:61-63.
[15] 叶五一, 缪柏其, 谭常春. 基于分位点回归模型变点检测的金融传染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24(10):151-l60.
[16] 刘锡标, 董耀武. 基于EGARCH(1, 1)-M-EVT模型的风险度量研究[J]. 财政金融研究, 2012(2):110-115.
[17] 邹艳芬.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路径[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6):32-38.
[18] 于江波, 王晓芳. 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机制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5):29-35, 51.
[19] 吴巧生, 汪金伟. 世界能源消费收敛性分析——基于Phillips & Sul方法[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1):40-45.
[20] 周天芸, 周开国, 黄亮.机构集聚、风险传染与香港银行的系统性风险[J]. 国际金融研究, 2012(4): 77-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