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子平, 石聚航. 我国风险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三大理论误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12-120.
[2] 林山田. 刑法通论[M]. 高雄:三民书局, 1986:106.
[3] 张红艳. 欧陆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及其启示[J]. 河北法学, 2009(9):123-124.
[4] 陈晓明. 风险社之刑法应对[J]. 法学研究, 2009(6):54-55.
[5] 罗克辛, 王世洲. 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42, 275.
[6] 郭浩, 李兰英.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J]. 河北法学, 2012(2):123-124.
[7]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M]. 何博闻, 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3:13.
[8] 陈君. 对《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污染环境罪规定的理解与探讨[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109-113.
[9] 刘伟. 风险社会语境下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的转型[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11):29-3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