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铭暄. 刑法续言:高铭暄刑法学术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8.
[2] 刘艳红. 犯罪构成体系平面化之批判[J]. 法学研究,2011(5):110-126.
[3] 冯亚东,胡东飞. 邓君韬.中国犯罪构成体系完善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34.
[4] 赵秉志,彭文华. 文化模式与犯罪构成模式[J]. 法学研究,2011(5):96-109.
[5] 周光权. 犯罪论体系的改造[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82.
[6] 陈兴良. 犯罪论体系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2.
[7] 付立庆.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C]//梁根林. 犯罪论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1.
[8] 马荣春. 犯罪成立体系的新建构[J]. 东方法学,2012(5):80-90.
[9] 蔡道通. 渐进之路:犯罪论体系重构的可能路径[C]//梁根林.犯罪论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6.
[10] 大塚仁.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 冯军.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41.
[11] 小野清一郎.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 王泰. 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247.
[12] 庄劲. 递进的犯罪构成体系:不可能之任务[J]. 法律科学,2015(5):66-78.
[13] 许玉秀. 主观与客观之间——主观理论与客观归责[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9.
[14] 陈忠林. 论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实质及辩证关系[M]//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6卷).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67-368.
[15] 陈忠林,梅锦. 论人格在定罪中的运用[J]. 现代法学,2012(6):136-145.
[16] 陈忠林. 刑法散得集Ⅱ[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8.
[17] 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狄玉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7.
[18] 伯顿·史蒂文森. 世界名言博引词典[Z]. 周文标,编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76.
[19] 方泉. 犯罪论体系的演变[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292.
[20] 陈卫东.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11.
[21] 胡江. 文化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10.
[22] 徐伟. 刑罚正性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6):107-1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