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厚立. 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J]. 管理与战略,1998(1):103-110.
[2] 郑大华.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J]. 浙江学刊,2007(1):5-15.
[3] 孙宏云. 1905-1907年汪精卫、梁启超关于种族革命的论战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关系[J]. 学术研究,2002(6):109-114.
[4] 高力克. 梁启超的公民民族主义及其困境[J]. 政治思想史,2011(3):22-40.
[5] 许纪霖. 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1-20.
[6] 王宏斌. 论斯宾塞竞争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C]//郑大华、邹小站.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349-359.
[7] 张淑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J]. 世界民族,2010(2):6-14.
[8] 沃森. 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 吴洪英,黄群,译.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3.
[9] 郑观应. 盛世危言[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12.
[10] 梁启超. 饮冰室文集(6)[M]. 中华书局,1988.
[11] 安东尼·史密斯. 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 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12] 张灏.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 崔志海,葛夫平,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17.
[13] 孙承希. 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 上海:复旦大学,2002:11;19.
[14] 邹容. 革命军[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
[15] 汪精卫. 研究民族与政治关系之资料[J]. 民报(第13号),1907(5):17-37.
[16]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10)[M]. 北京:中华书局,1988:11.
[17]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9)[M]. 北京:中华书局,1986:321.
[18] 梁启超. 饮冰室文集(13)[M]. 北京:中华书局,1988:75-76.
[19] 梁启超. 饮冰室文集(19)[M]. 北京:中华书局,1988:31.
[20] 汪精卫. 希望满州立宪者盍听诸[J]. 民报(第5号),1906(6):1-41.
[21]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民族与民族主义[M]. 李金梅,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8.
[22] 孙宏云. 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关系[J]. 历史研究,2004(5):69-83.
[23] 郑师渠.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C]//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时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266-269.
[24] 鲁迅. 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2.
[25] 陈独秀. 陈独秀文选[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17.
[26] 李良玉. 从辛亥到五四:民族主义的历史考察[C]//李世涛. 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时期中国的命运.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209.
[27] 萧一山. 民族之路[M]. 重庆:黄埔出版社,1940:115.
[28]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2)[M]. 北京:中华书局,1982:105.
[29] 耿云志.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4.
[30] 顾颉刚. 顾颉刚全集·宝树圆文存(四)[M]. 北京:中华书局,2011:94-106.
[3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520-521.
[32] 梁启超. 饮冰室文集(29)[M]. 北京:中华书局,1988:82-85.
[33] 黄炎培. 中华民族复兴十讲[M]. 上海:国讯书店,1944: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