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利内克. 主观公法权利体系[M]. 曾涛,赵天书,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88.
[2] 李建良. 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层次[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1996(1):39-83.
[3] 张红. 吕特案[C]//张翔.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基本权利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5.
[4] 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 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M]. 毕竞悦,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目录页.
[5] 张翔.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 法学研究,2005(3):21-36.
[6] 柳华文. 论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义务的不对称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
[7] FON C. In search of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right to education[C]//AUDREY R, SAGE R. Core Obligations:Building a Framework for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nersentia,2002:245.
[8] LOUIS H.A post-cold war human rights agenda[J].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 Law,1994(19):250.
[9] HENRY S. Basic right-subsistence,affuence and U.S.[M]. Princeton: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52.
[10] VAN H. The legal nature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e rights:a rebuttal of some traditional views[C]//PHILIP A,KATARINA T. The right to food. the Netherlands Utrectch,1993:106-107.
[11] 大沼保昭. 人权:国家与文明[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20.
[12] 蒋银华. 国家义务论——以人权保障为视角[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151-166.
[13] 韩大元. 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 法学家,2004(4):8-13.
[14] 上官丕亮. 论国家对基本权利的双重义务——以生命权为例[J]. 江海学刊,2008(2):150-155.
[15] 许宗力. 宪法与法治国行政[M]. 元照出版公司,1999:156.
[16] 黄金荣. 司法保障人权的限度——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问题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2-237.
[17] 张翔. 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6.
[18] 张震. 社会权国家义务的实践维度——以公租房制度为例[J]. 当代法学,2014(3):38-45.
[19] 龚向和、刘耀辉. 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体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6-83.
[20] 郝铁川. 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 中国社会科学,2002(5):112-124.
[21] 李步云. 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J]. 法学研究,1991(4):11-17.
[22] 安德鲁·海伍德. 政治学[M]. 张立鹏,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0。
[23] 林万亿. 福利国家:历史比较的分析[M].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4:13.
[24] 亚伯拉罕·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3-75.
[25] 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 吕明,陈红雯,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5.
[26] 拉伦茨. 法学方法论[M]. 陈爱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16.
[27] 白斌. 宪法教义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76.
[28] 皮亚杰. 结构主义[M]. 倪连生,王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3.
[29] 冯贝塔朗菲. 科学学译文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15.
[30] 卢曼. 社会的法律[M]. 郑伊倩,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
[31] 贡塔·托依布纳. 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 张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32] GEORGE A,ACHILLES S.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 New York:Thomas Y. Crowell,1969:167.
[33] 莱昂·狄骥. 公法的变迁[M]. 郑戈,冷静,译.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3.
[34] 马丁·洛克林. 公法与政治理论[M]. 郑戈,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7.
[35] 高鹏程. 国家义务析论[J]. 理论探讨,2004(1):19-20.
[36] 龚向和. 国家义务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国家与公民关系新视角[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4):3-7.
[37] 康拉德黑塞. 德国联邦宪法纲要[M]. 李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26.
[38] 李惠宗. 宪法工作权保障系谱之再探[J]. 宪政时代,2003(1):121-157.
[39] 刘耀辉. 国家义务的可诉性[J]. 法学论坛,2010(5):88-9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