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蒲霞.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问题探析[J]. 人民论坛,2013(26):121-123.
[2] 雷建连.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15.
[3] 杨永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法学界定[J]. 行政与法,2007(7):85-90.
[4] 杨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与对策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5):135-147.
[5] 严永和. 中国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述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59-63.
[6]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47.
[7] 章武生,杨严炎. 中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J]. 法学研究,2007(2):112-120.
[8] 王晓葵.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演变及相关问题[J]. 文化遗产,2008(2):135-139.
[9] 陶雪莹. 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现状[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6.
[10] 许庚寅. 韩国《文化财保护法》的架构探讨[J]. 文化遗产,2011(4):56-59.
[11] 龙献忠,董树军,周晶.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政府执行力文化的培育[J]. 中国行政管理,2015(8):84-96.
[12] 刘红婴. 世界遗产概论[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30.
[13] 迈克尔. 霍布斯式的公共理性[C]//谭安奎.公共理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9.
[14] 丁朋超. 论公共理性视域下的民事诉讼[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6):29-35.
[15] 吴英姿. 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J]. 中国法学,2013(3):62-73.
[16] 丁朋超.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 创新,2014(6):110-114.
[17] 史青. 为了什么而保护?——对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制度的反思[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1):69-74.
[18] 欧文·费斯. 正义的形式[J]. 哈佛法律评论,1979(1):1-58.
[19] 李学成.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反思[J]. 理论月刊,2015(4):88-95.
[20] 丁永祥.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8-125.
[21] 余慧华,曾艳. 中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研究——以天津时调为例[J]. 法学杂志,2014(4):56-63.
[22] 达妮莎,王爱玲. 大数据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2-13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