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宏晶,吕庆明.地方政府金融办职能定位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4(1):48-51.
[2]
[3] 马向荣.地方"金融办"职能定位与金融分层监管体系催生[J].改革,2014(2):59-66.
[4] 董世坤.地方金融要破四道题[N].光明日报,2013-10-08(16).
[5] 周学东.央地金融监管职责的边界与协调[N].上海证券报,2015-3-24(A01).
[6] 潘宏晶,吕庆明.地方政府金融办职能定位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4(1):48-51.
[7] 刘鹏.比较公共行政视野下的监管型国家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5):127-134.
[8]
[9] 刘志伟.地方金融监管分权:协同缺失与补正路径[J].上海金融,2017(1):41-48.
[10] 宋晓梧."三维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职能界定[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2):6-12.
[11] 何显明.地方政府研究:从职能界定到行为过程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5):91-96.
[12] 刘志伟.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理性归位[J].法律科学,2016(5):156-164.
[13] 石亚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重在接准、放实、管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2):37-41.
[14] 汤柳.当前制度条件下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权的边界确定[J].上海金融,2011(7):33-38.
[15] 张勇.统筹协调:地方政府经济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77.
[16]
[17] 张雪兰,何德旭.关于完善中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财贸经济,2011(7):38-47,135

-136.
[18] 胡家勇[没有错误].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治理转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12.
[19] 马雪彬,赵晶晶.出资人,需求者:地方政府之于地方性金融机构监管职责的角色诉求矛盾[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1):69-71.
[20] 周春喜,黄星澍.地方金融的监管逻辑及规范路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5):86-94.
[21] 黄震.地方金融监管的法理问题[J].中国金融,2018(3):43-45.
[22] 余霞民.政府行为差异下的最优金融分权: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J].浙江金融,2016(5):18-23.
[23] 陆岷峰,王虹.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责任的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4(8):1-5.
[24] 刘如翔.反思与重构:论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制度的完善[J].中国证券期货,2010(4):34-35.
[25] 文申.地方政府金融办职能该如何定位[J].金融博览,2010(10):16-17.
[26]
[27]
[28] 年志远,王相东.国资委权益监管与政府行政监管——兼论国资委监管职能定位[J].社会科学战线,2013(11):45-49.
[29]
[30] 潘宏晶,吕庆明.地方政府金融办职能定位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4(1):48-51.
[31] 陆琪,姚舜达.互联网与地方金融监管[J].中国金融,2016(23):53-54.
[32] 杨子强.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J].中国金融,2014(5):72-73.
[33] 程元辉.变身金融国资出资人上海金融办大权在握惹争议[N].华夏时报,2009-08-22(5).
[34] 王自力.地方政府隐性金融干预行为及福利损失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8-33.
[35] 白光绍.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能定位[J].中国金融,2010(18):85-86.
[36] 晋入勤.应重新定位国资委并更新其职权[J].法学,2008(6):77-80.
[3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