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千帆. 刑法适用应遵循宪法的基本精神: 以“寻衅滋事”的司法解释为例[J]. 法学, 2015(4): 3-9.
[2] 陈兴良. 寻衅滋事罪的法教义学形象: 以起哄闹事为中心展开[J]. 中国法学, 2015(3): 265-283.
[3] 吴荣仙, 周春香. 黄某某威胁、恐吓承办法官案[N]. 人民法院报, 2020-12-01(7).
[4] 陈侃. 饱受争议的寻衅滋事罪[J]. 检察风云, 2020(1): 68-69.doi:10.3969/j.issn.1005-5444.2020.01.034
[5] 王昊魁, 靳昊.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N]. 光明日报, 2014-04-21(5).
[6] 陈家林. 法益理论的问题与出路[J]. 法学, 2019(11): 3-17.
[7] 劳东燕. 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 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J]. 政法论坛, 2012(4): 30-42.
[8] 陈小炜. 论寻衅滋事“口袋”属性的限制和消减[J]. 政法论丛, 2018(3): 149-160.doi:10.3969/j.issn.1002-6274.2018.03.015
[9] 何荣功. 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J]. 法学评论, 2014(6): 56-67.
[10] 陈兴良. 回顾与展望: 中国刑法立法四十年[J]. 法学, 2018(6): 18-33.
[11] 薛美琴. 网络造谣犯罪的类案解析及刑法适用研究[J]. 法律适用, 2020(8): 43-54.
[12] 陈劲阳. 徘徊在歧义与正义之间的刑法释义: 网络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妥当性反思[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6): 94-105.
[13] 刘艳红. 网络犯罪的刑法解释空间向度研究[J]. 中国法学, 2019(6): 202-223.
[14] 于志刚.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 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 法学, 2013(10): 102-110.
[15] 欧阳本祺. 论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限度[J]. 中国法学, 2017(3): 164-183.
[16] 李川. 寻衅滋事罪情节犯的属性认定与限缩适用探究: 以拟制抽象危险犯为视角切入[J]. 法学, 2015(12): 145-153.
[17] 张明楷. 寻衅滋事罪探究: 上篇[J]. 政治与法律, 2008(1): 86-93.doi:10.3969/j.issn.1005-9512.2008.01.015
[18] 孙国祥. 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及其边界[J]. 法学研究, 2018(6): 37-52.
[19] 刘浩. 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实质界定[C]//魏东. 刑法解释.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8: 60-76.
[20] 林钰雄. 新刑法总则[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5.
[21] 刘浩. 刑法解释方法论[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 41.
[22] 劳东燕. 功能主义刑法解释的体系性控制[J]. 清华法学, 2020(2): 22-49.
[23] 郑海平. 网络诽谤刑法规制的合宪性调控: 以2014-2018年间的151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3): 55-70.doi:10.3969/j.issn.1008-4622.2019.03.005
[24] 曾根威彦. 刑法学基础[M], 黎宏,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5: 31.
[25] 张婷婷. 寻衅滋事罪预防中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面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1): 110-114.
[26] 刘志强、宋海超. 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三性”审视[J]. 学术界, 2020(5): 82-92.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0.05.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