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利明.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的修改与完善[J]. 清华法学, 2018(2): 6-22.
[2] 温世扬. “民法物权编”修订起草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 北京航空航天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 8-9.
[3] 波斯纳. 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 蒋兆康, 译.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3.
[4] 董学立. 对法国物权变动债权意思主义的再思考[J]. 北方法学, 2014(3): 5-10.
[5] 李永军. 对《物权法》第一编的反思[J]. 当代法学2010(2): 7-20.
[6] 陈华彬. 物权法论[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 121.
[7] 冯玉军. 法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144.
[8] 申建平. 民法典物权编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统一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6): 59-65.
[9] 赵冰. 清代地契简述[J]. 陕西档案, 2016(3): 24-25.doi:10.3969/j.issn.1003-7268.2016.03.014
[10] 尹田. 论物权对抗效力规则的立法完善与法律适用[J]. 清华法学, 2017(2): 38-45.
[11]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何畏,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73–74.
[12] 王利明. 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J]. 法学, 2005(8): 3-9.
[13] 张永健. 物权法之经济分析: 所有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35.
[14] 冯玉军. 法经济学范式[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31.
[15] 冯玉军. 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6): 13-14.
[16] 刘经靖. “交易安全”影响物权变动模式的原理与谱系——以“流通频率”变量为线索的展开[J]. 法学论坛, 2017(2): 46-55.
[17] 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 法和经济学[M]. 施少华, 姜建强,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63.
[18] 崔建远. 民法分则物权编立法研究[J]. 中国法学, 2017(2): 48-66.
[19] 王利明, 尹飞, 程啸. 中国物权法教程[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303-304.
[20] 王利明, 王俊峰. 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两难处境及相关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 80-84.
[21] 温世扬, 武亦文. 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再证成[J]. 法学家, 2010(6): 34-45.
[22] 于海涌.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与物权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6.
[23] 武钦殿. 物权意思主义: 我国现行法上物权变动模式研究[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212–214.
[24] 葛云松. 物权行为: 法律传说中的不死鸟——《物权法》上的物权变动模式研究[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7(6): 102-118.doi:10.3969/j.issn.1008-4622.2007.06.013
[25] 陈华彬. 民法典与民法物权[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9: 19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