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

杨才林,王宏伟

downloadPDF
杨才林, 王宏伟.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5-98.
引用本文: 杨才林, 王宏伟.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5-98.
YANG Cai-lin, WANG Hong-wei.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6): 95-98.
Citation: YANG Cai-lin, WANG Hong-wei.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6): 95-98.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摘要: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有关生计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民生教育的主张渐次涌现,与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一道构成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以往民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仅仅将其划分为各种思想流派进行论述。并未析出其共同本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诸概念的提出,产生的岐义及其共同本质。生计教育活动因为符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民国教育史和社会 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后来共和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8] 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 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47.
    [2] 陆费逵.论改革当从社会始. 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19] 黄炎培.从困勉中得来要要为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二十四周年作.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347.
    [4]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 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
    [5] 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 茅仲英,唐孝纯. 俞庆棠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9-40.
    [6] 李尚莲.读陈如沧先生之民众教育与生计教育后[J].民教半月刊,1935(7):9.
    [7] 凌一安.从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归来[J].教育与民众,1932,4(2):266.
    [8] 黄炎培. 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39.
    [9] 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9.
    [10] 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1.
    [11] 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1917 年).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1.
    [12]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1917 年7 月1 日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戚谢美,邵祖德.陈独秀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31.
    [13]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其救济方法.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2.
    [14] 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9-83.
    [15]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44.
    [16] 许崇清.教育方针草案[J].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1926,2(3).
    [17] 蔡元培.谈今后教育方针.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87.
    [18] 程天放.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J].中华教育界,1932,20(5):99.
    [19] 邰爽秋.民生教育之提倡[J].教育杂志,1935,25(6).
    [20] 黄炎培:叶职《教育谈》(1918 年),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1 版,第120 页。
    [21] 黄炎培.职业教育析疑[J].教育杂志,1917,9(11).
    [22] 黄炎培.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1.
    [23]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22.
    [24]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9:218.
    [25]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1934 年3月26日).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71.
    [26]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M].上海:中华书局,1935:142.
    [27]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802.
  • [1] 杨才林, 周慧梅.论清末和民国社会教育的宗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64-168.
    [2] 王雪青, 孟海涛, 邴兴国.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精益建造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09-112.
    [3] 李新伟.北宋武学教育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84-87.
    [4] 张尼奇, 洪瑾.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信息传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18-20.
    [5] 靳贵珍, 赵濛.唐文治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00-102.
    [6] 王晓怡, 陈君.受教育权及其司法救济.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33-36.
    [7] 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9-12.
    [8] 张立华, 弭晓英.浅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36-38.
    [9] 周玉清, 毕世栋.试议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的关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94-96.
    [10] 王立群.论大学电影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21-22.
    [11] 王轶, 柳惠芹.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向融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15-18.
    [12] 王轶, 孔昭君.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联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10-12.
    [13] 王雪峰, 高畅.教师教育影响的特征及其启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29-30.
    [14] 秦学智.教育研究层次与类别探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19-21.
    [15] 储朝晖.教育的经济作用特性新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13-15.
    [16] 毛京中.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9-11.
    [17] 赵翠生.清末和民国时期禁毒政策考略.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13-15.
    [18] 郑焱.仁心教育是大学德育之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87-88.
    [19] 刘尧.论教育界学风与教育评论问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67-71.
    [20] 袁涛, 李晓伟.工业设计教育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86-8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332
  • HTML全文浏览量:2
  • PDF下载量:22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08-04-09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

摘要: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有关生计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民生教育的主张渐次涌现,与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一道构成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以往民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仅仅将其划分为各种思想流派进行论述。并未析出其共同本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诸概念的提出,产生的岐义及其共同本质。生计教育活动因为符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民国教育史和社会 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后来共和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English Abstract

杨才林, 王宏伟.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5-98.
引用本文: 杨才林, 王宏伟. 民国时期生计教育诸概念析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5-98.
YANG Cai-lin, WANG Hong-wei.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6): 95-98.
Citation: YANG Cai-lin, WANG Hong-wei.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6): 95-98.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