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

潘祥辉

downloadPDF
潘祥辉.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95-100.
引用本文: 潘祥辉.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95-100.
PAN Xiang-hui.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s of Media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1): 95-100.
Citation: PAN Xiang-hui.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s of Media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1): 95-100.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s of Media System

  • 摘要:在媒介技术与媒介制度的关系上,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都失之片面。由于媒介技术的演化,媒介政策会随之调整。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媒介形态演化出来,加剧了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竞争,成为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之一。新媒介的出现使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过滤成本发生改变,也能够影响到媒介的制度安排。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国际和国内这两种制度体系的比较与交流变得更为明希和迅速,其溢出效应同样会影响到媒介制度变迁。从长远来看,人们有理由对媒介新技术与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保持
  • [1] V 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C]//科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 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79.
    [3] 尚林,林泉. 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4,44(1):42-45.
    [4] H A Innis.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M].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51.
    [5] 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3.
    [6] R DuBoff. The telegraph and the structure of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1845~1890 [J]. Research in Economic History,1983,23(8):77-253.
    [7]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9] 雷颐. 晚清电报和铁路的性质之争[J]. 炎黄春秋, 2007, 10(10):70-73.
    [10]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4th Ed.)[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9
    [11] 简·冯·库伦伯格,丹尼斯·麦奎尔.媒体政策范式的转型:论一个新的传播政策范式[C]//金冠军,郑涵,孙绍谊.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 2005.
    [12] 唐纳德·M·吉尔摩.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3] 肖燕雄.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J].现代传播, 2006,36(6):35-38.
    [14] Coase R H.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59,2(1):1-40.
    [15] 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94.
    [16] Chris Barker. Glabal television[M]. Blackwell, 1997:32.
    [17] Schement J, CurtisT. Tendencies and tensions of the information age[M].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5.
    [18] 韩鸿.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13(3):73-79.
    [19] 程洁.试论新旧媒介的划界[J].国际新闻界, 2009,15(5):40-43.
    [20] Neuman R. The future of the mass audienc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1] 喻国明. 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 新闻与传播, 2006,12(12):15-16.
    [22] 陈剩勇, 杜洁.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J]. 学术界, 2005,5(5):35-47.
    [2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3:75.
    [24] 邵培仁,潘祥辉. 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32(1):131-136.
    [26] 格雷姆·伯顿. 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32.
    [26]
  • [1] 徐翔.微博媒介使用中的用户趋同化现象与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176-18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2698
    [2] 王延延.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1-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3] 高昊, 金莲姬.战时媒介管制与媒介功能“让位”——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灾害新闻报道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57-16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924
    [4] 魏华, 陈波, 孙胜祥.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109-11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215
    [5] 吴志远.论网络社会时代的新媒介技术观.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157-16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222
    [6] 沈继睿.论媒介技术与人的环境建构——对莱文森媒介技术哲学的推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47-152.
    [7] 赵玮萍, 吕广玉.政府利益约束下制度变迁机制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76-81,86.
    [8] 王文岩, 王红, 黄宇平, 王顺珍, 刘苹苹, 刘利.科学基金成果价值利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为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81-84.
    [9] 刘学义, 王一丽.欧美传播语境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96-100.
    [10] 李明伟.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3-6.
    [11]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49-55.
    [12] 赵晨昕.兰陵萧氏宗教信仰转变与时代变迁互动关系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11-14.
    [13] 吴一亮.论建立一体化联合动员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26-28.
    [14] 曾耀农.罗宾斯媒介理论及在中国的传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23-25.
    [15]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66-69.
    [16] 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26-28.
    [17] 王烽, 王秋玲.知识交易及其规则与大学组织制度变迁.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13-16.
    [18] 孟青.麦克卢汉在大众传播媒介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53-55.
    [19] 刘后滨.从奏案到奏抄——汉唐间奏事文书形态的演进与行政审批制度的变迁.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16-21.
    [20]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西部:机制与政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38-4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751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104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09-04-20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

摘要:在媒介技术与媒介制度的关系上,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都失之片面。由于媒介技术的演化,媒介政策会随之调整。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媒介形态演化出来,加剧了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竞争,成为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之一。新媒介的出现使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过滤成本发生改变,也能够影响到媒介的制度安排。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国际和国内这两种制度体系的比较与交流变得更为明希和迅速,其溢出效应同样会影响到媒介制度变迁。从长远来看,人们有理由对媒介新技术与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保持

English Abstract

潘祥辉.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95-100.
引用本文: 潘祥辉.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95-100.
PAN Xiang-hui.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s of Media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1): 95-100.
Citation: PAN Xiang-hui.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s of Media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1): 95-100.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