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

曾秀芳

downloadPDF
曾秀芳.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15-120.
引用本文: 曾秀芳.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15-120.
ZENG Xiufang. Tentative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1): 115-120.
Citation: ZENG Xiufang. Tentative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1): 115-120.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985工程资助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

Tentative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 摘要:“以史释诗”是一种用“史”的眼光将诗与史结合起来,对诗作史的解读与还原,以求回归诗歌创作“原生态”,回归诗章“本义”(meaning)与诗人“本意”(intention)的诗注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开启了诗的历史化解读,另一方面阐释重心由“诗章之义”转向“诗人之志”,诗人的背景资讯备受瞩目。说诗者在对诗人背景资讯的瞩目与对话中,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深度阐释,“以史释诗”的有效性大为彰显。然而,背景史料是一把双刃剑,当它与文本信息交互不一时,便又造成了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障碍,“以史释诗”的局限性由此呈现。故说诗者在诗歌阐释活动中不可拘泥于背景阐释,宜多途径对话,多途径阐释。
  • [1] 刘勰. 文心雕龙[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244.
    [2] 钱锺书. 宋诗选注:序[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
    [3] 丹纳. 艺术哲学[M]. 傅雷, 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9.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孟子注疏[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毛宣国. 汉代《诗经》历史化解读的诗学意义[J]. 文学评论,2007(3): 169-174.
    [6] 叶适. 习学记言序目(第6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77:61.
    [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1787-1788.
    [9] 徐复观.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23.
    [10] 周裕锴.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4):38-39.
    [11] 鲁迅. 鲁迅全集(第6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25.
    [12] 李贺. 李贺诗歌集注[M]. 王琦,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69.
    [13] 浦起龙. 读杜心解: 卷首《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78:60.
    [14] 王文诰.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M]. 成都:巴蜀书社,1985.
    [15] 仇兆鳌. 杜诗详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 孟棨. 本事诗:卷首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
    [17] 计有功. 唐诗纪事[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8] 杜甫.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吕大防《杜工部年谱》跋语[C]//《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0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19] 黄锡珪. 李太白年谱:卷首《李太白年谱序》[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3.
    [20] 钱谦益. 钱注杜诗(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64:718.
    [21] 胡可先. 杜甫诗学引论[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42.
    [22] 杨慎. 升庵诗话笺证(第4卷)[M]. 王仲镛, 笺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6.
    [23] 王夫之. 古诗评选(第4卷)[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46.
    [24] 钱钟书. 管锥编(第4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9:1390.
    [25]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 陈寅恪. 寒柳堂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9.
    [27] 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M]. 北京:北平朴社,1931:400.
    [28] 夏传才. 《诗经》研究史概要[M]. 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81.
    [29] 郭知达. 九家集注杜诗:卷首郭知达序[C]//洪业.杜诗引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
    [30] 西郊野叟. 庚溪诗话(上卷)[M]. 上海:涵芬楼,民国9年:6.
    [31] 傅振商. 杜诗分类:卷首《杜诗分类叙》[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81-82.
    [32] 杨伦. 杜诗镜铨[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33] 钱谦益. 钱注杜诗(上):卷首《略例》[M]. 北京:中华书局,1964:2-3.
    [34] 孙明君. 解读“诗史”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5.
    [35]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M]. 学海类编本:第53册. 上海:涵芬楼,民国9年:2.
    [36] 左汉林. 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J]. 湖北社会科学,2004(5):52.
    [37] 赞宁. 宋高僧传(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7:164.
    [38] Hirsch E D.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reinterpreted[J]. Critical Inquiry 11, December 1984:216.
    [39] 斯蒂芬·欧文.诗歌及其历史背景[J]. 陈磊,译.文艺理论研究,1993(1):77.
  • [1] 陈莉.金圣叹、王夫之杜诗阐释的比较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程建.张载“诗说”的诠释特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171-17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25
    [3] 刘文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再思考——基于沙洲坝档案和口述史的解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147-154.
    [4] 罗克凌.后殖民误读:老舍《小坡的生日》新释.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38-143.
    [5] 郝敬.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刘知幾《史通》“小说”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37-143.
    [6] 何泽棠.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的当代史阐释.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152-156.
    [7] 程君.论清代女诗人的佛道之风及其文学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19-123.
    [8] 任耀飞, 樊志民, 朱宏斌.近代农业转型与自开商埠研究——从农史视角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0-133,156.
    [9] 晁成林.区域文化与闽文学史的建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09-113.
    [10] 李成林.倪瓒诗与画的乖违.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141-145.
    [11] 陈凯玲.广东清代诗歌总集的集大成之作——论凌扬藻《国朝岭海诗钞》的编选旨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16-119.
    [12] 李晓青.玉阶良史笔,金马掞天才——论上官仪的诗歌理论及其贡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70-73.
    [13] 黄意, 陈泳丹.试论南朝宫体诗人“以悲为美”之审美情趣——兼及其心理探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1-94.
    [14] 罗丽.原始宗教与中国古代农事诗的起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37-40.
    [15] 罗世琴.由谣到诗——中国诗歌起源及其初步发展刍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35-37.
    [16] 姜楠.《诗经》祭祀诗界定标准辨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48-50.
    [17] 何国平.新闻传播的接受之维——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8-11.
    [18] 石云涛.跋唐玄宗《赐新罗王》诗.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88-90.
    [19] 李晓波.银浦流云学水声──从三首乐声诗读李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41-44.
    [20] 赵和平.刘邺年谱简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12-1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34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221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0-07-03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985工程资助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

摘要:“以史释诗”是一种用“史”的眼光将诗与史结合起来,对诗作史的解读与还原,以求回归诗歌创作“原生态”,回归诗章“本义”(meaning)与诗人“本意”(intention)的诗注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开启了诗的历史化解读,另一方面阐释重心由“诗章之义”转向“诗人之志”,诗人的背景资讯备受瞩目。说诗者在对诗人背景资讯的瞩目与对话中,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深度阐释,“以史释诗”的有效性大为彰显。然而,背景史料是一把双刃剑,当它与文本信息交互不一时,便又造成了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障碍,“以史释诗”的局限性由此呈现。故说诗者在诗歌阐释活动中不可拘泥于背景阐释,宜多途径对话,多途径阐释。

English Abstract

曾秀芳.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15-120.
引用本文: 曾秀芳. “以史释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管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15-120.
ZENG Xiufang. Tentative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1): 115-120.
Citation: ZENG Xiufang. Tentative Study of the Valid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1): 115-120.
参考文献 (3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