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

刘文辉

downloadPDF
刘文辉.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03-108,129.
引用本文: 刘文辉.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03-108,129.
LIU Wenhui. On the Subjectivity of News Authentici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03-108,129.
Citation: LIU Wenhui. On the Subjectivity of News Authentic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03-108,129.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10B109)

On the Subjectivity of News Authenticity

  • 摘要:传统新闻学执著于“新闻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符合性和同一性,以致形成 “真实性”神话的新闻乌托邦。在哲学向度上,这是一种混淆“认识论真实”与“存在论真实”的理论错位。新闻真实只是一种叙事的真实,一种被主观性侵淫后的真实。新闻真实主观性是隐匿存在的先验主观性作用于传播主体、受众和语言的结果。正视新闻真实主观性的确然性,不仅不会否定新闻的客观性价值,相反,却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真实的理论内涵,也使新闻实践找到理论皈依。
  • [2] 黄旦. 新闻传播学(修订本)[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46.
    [2] 郑保卫. 新闻学导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46.
    [3]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04.
    [4] 张达芝. 新闻理论基本问题[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1.
    [5] 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3.
    [6] 陈力丹. 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3.
    [7] 周文彬. 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3.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3.
    [9]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5.
    [10] 单波. 重建客观新闻性原理[J]. 现代传播,1999 (1):28-35.
    [11] Everette E Dennis,John C Merrill. Media debates great issues for the digital age[M].Wadsworth Group,2002: 126-127.
    [12] 陆晔.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J]. 新闻大学,1994(1):53-56.
    [13] 博格.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
    [14] H 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M]. New York.Seabury Press, 1975: 262.
    [15] 保罗·法伊尔阿本德.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1.
    [16] 李普曼. 舆论学[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 57.
    [17] 李普曼. 公共舆论[M]. 阎克文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6.
    [18] 李希光. 新闻学核心[M]. 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52,54.
    [19] 约翰·奈斯比特. 大趋势[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4.
    [20] 张广智. 影视史学:历史学新领域[J]. 学习与探索,1996 (6):23-27.
    [21] 蔡尚伟. 哲学解释学与新闻传播[J]. 新闻大学,2000 (3): 23-26.
    [22] 郭镇之. 客观新闻学[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 (4): 32-37.
    [23] 阿多诺. 艺术社会学[C]// 陆梅林.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 桂林: 漓江出版社,1988: 378.
    [24] 赫伯特·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M]. 黄勇,薛民,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4.
    [25]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8.
    [26] 李普曼. 李普曼语[C]//新闻百科全书.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9.
    [27] 刘乃歌,郝燕妮. 略论新闻的真实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8] 哈克特,赵月枝. 维系民主. 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 沈荟,周雨,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 [1] 黄丽君.等同原则的限制性规则.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1): 162-17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386
    [2] 吴颖, 陈堂发.“流动”的记者: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修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169-1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31
    [3] 钟惠波, 沈依琴, 曾奕萌.新闻话语方式对股价的影响——基于财经媒体类型的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 98-10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834
    [4] 梅锦, 徐玉生.中国腐败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以新型客观测量模式的引入为研究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143-15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3965
    [5] 王国语.论中国《航天法》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01-108.
    [6] 姜涛.论“上命下从”与检察官的客观义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22-128,143.
    [7] 刘丹鹤.信息空间的空间性解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09-111.
    [8] 夏晓敏.《塞维其传》:虚构中的真实人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65-69.
    [9] 吴坚.批判性思维:逻辑的革命.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29-32.
    [10] 刘永谋, 赵平.谈军工文化先进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110-111.
    [11] 房海滨, 刘凤霞.上海B股市场流动性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77-81.
    [12] 杨帆.基因序列的可专利性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68-70.
    [13] 刘燕, 郭福成.试论信息战中的新闻传播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17-19.
    [14]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基本问题笔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50-53.
    [15]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基本问题笔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29-32.
    [16] 阙建华.画面真实与本质真实之间的桥梁——谈纪录片的解说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23-24.
    [17] 何国平.新闻传播的接受之维——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8-11.
    [18] 曹观法.杜威的生产性实用主义技术哲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28-31.
    [19] 敖娟.科技投入的结构性优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42-44.
    [20] 姜丽蓉.形容词作后置定语的特殊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95-9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167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196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0-11-27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10B109)

摘要:传统新闻学执著于“新闻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符合性和同一性,以致形成 “真实性”神话的新闻乌托邦。在哲学向度上,这是一种混淆“认识论真实”与“存在论真实”的理论错位。新闻真实只是一种叙事的真实,一种被主观性侵淫后的真实。新闻真实主观性是隐匿存在的先验主观性作用于传播主体、受众和语言的结果。正视新闻真实主观性的确然性,不仅不会否定新闻的客观性价值,相反,却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真实的理论内涵,也使新闻实践找到理论皈依。

English Abstract

刘文辉.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03-108,129.
引用本文: 刘文辉. 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03-108,129.
LIU Wenhui. On the Subjectivity of News Authentici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03-108,129.
Citation: LIU Wenhui. On the Subjectivity of News Authentic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03-108,129.
参考文献 (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