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

张祖群

downloadPDF
张祖群.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49-153.
引用本文: 张祖群.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49-153.
ZHANG Zuqun.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al Industry Path Based on the Fus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4): 149-153.
Citation: ZHANG Zuqun.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al Industry Path Based on the Fus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4): 149-153.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GA12100);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PHR201108319);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编办委托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GB117);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5)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al Industry Path Based on the Fus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摘要: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切入点,北京文化产业可以识别出文化创意产业、遗产科技保护、智慧旅游3个基本的主研路径.除主要识别3个主研路径之外,将有更多的主研路径得到识别.只有将北京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之下,才能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这样考察“原真性”才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更为合理的措施、制度、政策性依据.
  • [1] 史密斯. 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 张晓萍, 译.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309.
    [2] 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西山卯三监修.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规划[M]. 路秉杰,译.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1:1-120.
    [3] Mossiest G. A culture good called venice [M]. Cultural Economics Heidelberg: Springer, 1992:1-169.
    [4] Michaol Hutter, Ilcle Rizzo.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culture heritage[M].Mac Millen Press LTD,1997:1-216.
    [5] Li Mimi, Wu Bihu, Cai Liping.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308-319.
    [6] 宗晓莲. 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21-129.
    [7] 马翀炜,陈庆德. 民族文化资本化[M]. 人民出版社,2004:30-166.
    [8] 李倩,吴小根,汤澍. 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 旅游学刊.2006(12):52-57.
    [9] 孙九霞.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75.
    [10] 徐红罡. 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J]. 旅游科学. 2005,19(3):74-78.
    [11] 张朝枝. 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47.
    [12] 余青,樊欣,刘志敏,等. 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J]. 旅游学刊,2006(5):91-95.
    [13] 余青,宋悦,林盛兰. 美国国家风景道评估体系研究[J]. 中国园林,2009(7):93-96.
    [14] 余青,宫连虎. 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研究——以美国蓝岭风景道为例[J]. 中外公路,2010(3):14-19.
    [15] 徐嵩龄. 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36.
    [16] 张祖群,陈稳亮,赵荣,等. 大遗址保护中的破坏因素——汉长安城案例与思考[J]. 建筑知识,2005(2):5-8.
    [17] 赵中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 城市规划,2002(7):35-38.
    [18] 陈亚颦,马黎.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中的消费与重构[J]. 经济问题探索,2007(10):123-125.
    [19] 汪芳,姜明,吴必虎. 历史地段的认知、保护与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10.
    [20] 张祖群. 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139-145.
    [21] 邓华陵. 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理论与实践[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8.
    [22] 梁雪松. 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36.
    [23]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10.
    [24] 王军. 城记[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356.
    [25] 张祖群. 北京的堵——怀念梁思成以及我们的学术反思[J]. 文博,2007(6):78-82.
    [26] 沈萍,舒卫英. 期待“智慧城市”助力智慧旅游[J]. 浙江经济,2012(1):48-49.
    [27] 刘军林,范云峰. 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 重庆社会科学,2011(10):121-124.
  • [1] 李苏秀, 刘颖琦, ARI Kokko.新能源汽车产业公众意识培育策略——北京数据与国际经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57-6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995
    [2] 湛泳, 赵纯凯.军民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与机制——基于产业外部性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116-12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15
    [3] 李善同, 吴三忙, 何建武.“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发展新要求.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01
    [4] 姬新龙, 周孝华.基于实物期权的文化产业最优投资决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58-63.
    [5] 杨筱, 曾立.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动员力量融合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85-90.
    [6] 路向峰.文化实践的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140-145.
    [7] 刘益宇.社会建制与模式融合——巴伯的科学与宗教类比方法论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34-138,145.
    [8] 解学芳, 臧志彭.基于政府主导的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23-29.
    [9] 王娟.民国初期北京的犯罪与贫困关系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127-131.
    [10] 姚伟龙, 宋晓东, 刘件.基于循环经济的北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 再利用模式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63-66.
    [11] 贺亚兰, 刘存福.论bob手机在线登陆文化特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99-102.
    [12] 王娟.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北京为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72-76.
    [13] 李波, 王丹, 李林英, 李红兵, 田宝香.北京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110-112.
    [14] 刘绪义.论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33-35.
    [15] 于小川.近代北京公立市场的形成与变容过程的研究——以东安市场为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3-7.
    [16] 彭红斌, 董瑾, 赵玉焕.北京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55-57.
    [17] 刘剑青.bob手机在线登陆培训文化建设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15-17.
    [18] 王轶, 柳惠芹.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向融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15-18.
    [19] 陈殿林.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问题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20-23.
    [20] 庞华玲.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体道德价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5-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15
  • HTML全文浏览量:2
  • PDF下载量:710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2-06-28
  • 刊出日期:2013-07-10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GA12100);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PHR201108319);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编办委托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GB117);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5)

摘要: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切入点,北京文化产业可以识别出文化创意产业、遗产科技保护、智慧旅游3个基本的主研路径.除主要识别3个主研路径之外,将有更多的主研路径得到识别.只有将北京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之下,才能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这样考察“原真性”才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更为合理的措施、制度、政策性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张祖群.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49-153.
引用本文: 张祖群.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路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49-153.
ZHANG Zuqun.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al Industry Path Based on the Fus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4): 149-153.
Citation: ZHANG Zuqun.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al Industry Path Based on the Fus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4): 149-153.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