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

龚芳敏,刘晗

downloadPDF
龚芳敏, 刘晗.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9-134.
引用本文: 龚芳敏, 刘晗.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9-134.
GONG Fangmin, LIU Han.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Study on Tomlinso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Thre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29-134.
Citation: GONG Fangmin, LIU Han.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Study on Tomlinso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Thre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29-134.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从语言到话语——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用学转向’研究”(09CZW007)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Study on Tomlinso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Three)

  • 摘要:英国文化传播学家汤姆林森以全球化范式取代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来阐释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始终抓住复杂联结这一全球化的外在特征来建构自己的全球化理论。从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影响入手,细致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各种遥远的力量进入我们的生存世界导致的文化建构的转型。在此基础上,从微观或者个体体验的角度,阐释了以复杂联结为表征的全球化如何推动人类的亲密感和道德关怀的当下重构。汤姆林森对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范式的建构具有浓郁的英美经验主义特征。如果说,对于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汤姆林森是解构的话,那么,对全球化范式,他则是建构的。
  • [1] 约翰·汤姆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 冯建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 阿芒·马特拉. 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J]. 陈卫星,译. 国际新闻界,2000(4):13-21.
    [3] 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Roland Robertson.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M]. London:Sage,1992.
    [5] 约翰·汤姆林森. 全球化与文化[M]. 郭英剑,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程光泉. 全球化理论谱系[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7] 阿芒·马特拉. 传播的世界化[M]. 朱振明,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8] 安东尼·吉登斯. 失控的世界[M]. 周红云,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 约翰·汤姆林森. 全球化与文化分析[C]//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主编. 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 泰纳. 英国文学史《序言》[C]//蠡甫,胡经之,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1] 周忠华,向大军.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J].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51-153.
    [12] 简·阿特·斯图尔特. 解析全球化[M].王艳莉,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13] 王玮,宋晶.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全球化——对汤林森教授的访谈[N]. 光明日报,2002-04-18(07).
    [14] 魏玓. 大同世界就在眼前?——评汤林森的《全球化与文化》[J]. 台湾:新闻学研究,2003( 77):221-225.
    [15] Bell Valentine. Consuming geographies:we are where we eat[M]. London: Routledge,1997.
    [16] John Thompson. The media and modernity[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 [1] 翟杰全.资本主导的全球化的自我否定与新全球化的未来方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9-16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9050
    [2] 翟杰全, 陈君.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及其工业化和全球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60-168,1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9631
    [3] 白雪秋, 宋海云.资本逻辑的当代影响及其警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156-1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21
    [4] 刘新刚, 卢鑫.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6): 161-16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623
    [5] 赵连稳, 韩修允.顺天府尹在金台书院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140-146.
    [6] 田田, 姜斯海.论金融全球化与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8-13.
    [7] 乔东义, 常清.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美学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88-91.
    [8] 邱戈.物与符号——传统物文化与广告传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11-14.
    [9] 刘绪义.文化诗学视野中的谣言传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12-16.
    [10] 苏芙.浅析跨文化交流中的定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26-28.
    [11] 王小飞, 金岳祥.审美文化:高等教育的“第三文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86-89.
    [12] 刘泽伦, 刘小云.迈向回应型政府——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转换的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67-70.
    [13] 关奉, 冉生欣.中国视角的新自由主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89-91.
    [14] 李仙娥.城市文化在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选择中的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57-58.
    [15] 苑秀丽, 汪训阶.经济全球化初期的中国社会政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24-26.
    [16] 王广生.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47-50.
    [17] 盛国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14-16.
    [18] 王月辉, 杨子卿.我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态势与民族品牌竞争对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30-33.
    [19] 孙伟平.论网络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38-42.
    [20] 孟鸣歧.全球化理论: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3-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681
  • HTML全文浏览量:5
  • PDF下载量:422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3-07-15
  • 刊出日期:2013-12-19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从语言到话语——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用学转向’研究”(09CZW007)

摘要:英国文化传播学家汤姆林森以全球化范式取代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来阐释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始终抓住复杂联结这一全球化的外在特征来建构自己的全球化理论。从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影响入手,细致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各种遥远的力量进入我们的生存世界导致的文化建构的转型。在此基础上,从微观或者个体体验的角度,阐释了以复杂联结为表征的全球化如何推动人类的亲密感和道德关怀的当下重构。汤姆林森对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范式的建构具有浓郁的英美经验主义特征。如果说,对于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汤姆林森是解构的话,那么,对全球化范式,他则是建构的。

English Abstract

龚芳敏, 刘晗.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9-134.
引用本文: 龚芳敏, 刘晗.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9-134.
GONG Fangmin, LIU Han.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Study on Tomlinso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Thre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29-134.
Citation: GONG Fangmin, LIU Han.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Study on Tomlinson’s Though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Thre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29-134.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