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

裴萱

downloadPDF
裴萱.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35-144.
引用本文: 裴萱.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35-144.
PEI Xuan. The Discourse Spac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thodology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35-144.
Citation: PEI Xuan. The Discourse Spac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thodology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35-144.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

基金项目:

武汉大学博士生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研究”(20131110102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

The Discourse Spac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thodology Transformation

  •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呈现出中西美学“交互转换”的情景:西方美学经历本体论、主体论之后,最终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话语模式和无限膨胀的主体自身,而是以意象派、现象学为代表,采用非理性、意象直观等思维方式试图返回经验事实;而中国现代以来则是引介西方资源重塑美学学科,从学科框架、话语方式到哲学背景都是参考西方美学理论资源,以现代性启蒙的姿态和审美独立的话语诉求建设学院化的美学知识形态。这两者“交互转换”的话语空间使我们认识到: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与审美实践天然的联系,并且试图以感性的力量探寻人的本质存在问题。同时,也能看到现在美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失落的古典话语资源,并且也使中国现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恰恰是中国现代美学价值重塑和发展的机遇。感性直观和审美文化构成了未来中西美学发展的双向维度,“体验——反思”的方法论转型也适应了未来美学的发展需要。
  • [1] 邱紫华. 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反思[J]. 文艺研究,1999(6):20-30.
    [2] 代迅. 去西方化与再中国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问题和方法[J]. 社会科学战线,2008(2):149-157.
    [3] 邓晓芒,易中天.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15.
    [4] 胡塞尔. 现象学的观念[M]. 倪梁康,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格里耶. 新小说[M]//吴蠡甫.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58.
    [6] 黑格尔. 哲学史演讲录(第1册)[M]. 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24.
    [7] 白瑞德. 非理性的人[M]. 彭镜禧,译.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238.
    [8] 叶维廉. 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4.
    [9] 庞德. 回顾[M]//20世纪文学评论.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7-108.
    [10] 李泽厚. 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J]. 哲学研究,1956(5):43-73.
    [11] 李立. 价值视域与文艺学知识生产——兼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1-77.
    [12] 王国维,蔡元培. 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20.
    [13] 王国维. 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M]//姚淦铭,王燕. 王国维文集(第2卷).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21.
    [14]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M]//鲁迅全集(第4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3.
    [15]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M]//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8.
    [16] 阎国忠.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531.
    [17] 毛宣国. 现象学美学的接受与中国新时期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J]. 学术月刊,2012(2):95-105.
    [18] 张玉能. 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19.
    [19] 胡塞尔. 艺术直观与现象学直观——埃德蒙德·胡塞尔致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M]//倪梁康,译. 胡塞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03.
    [20] Heidegger M. Poetry,language,thought[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1:77-78.
    [21] 晁冲之. 送一上人还滁州琅琊山[M]//晁具茨先生诗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5:12.
    [22] 严羽. 沧浪诗话[M]//黄霖、蒋凡.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精选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6.
    [23] 马睿.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下)[M]. 成都:巴蜀书社,2010:621.
    [24] 丹尼尔·贝尔.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 赵一凡,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54.
    [25] 周宪.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 文学评论,2003(6):147-155.
    [26] 阿诺德·伯林特. 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 刘悦笛,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7:6-7.
    [27]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M]//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93.
    [28] 宗炳. 画山水序[M]//沈子垂,编.历代画论名著汇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4.
    [29] 张法. 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15.
    [30] 杜夫海纳. 美学与哲学[M]. 孙非,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3.
    [31]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1.
    [32] 胡友峰. 中国当代美学方法论:误区与出路[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7.
    [33] 裴萱. 网络游戏的主体认同与审美体验[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9-175.
    [34] 陈伯海. 在解构与重构之间——美学命运之思[J]. 学术月刊,2012(3):147-155.
    [35] Mike Crang. Cultural geography[M]. London:Routledge,1998:27-57.
    [36] 大卫·哈维. 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C]//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0.
    [37] 里克曼H P. 狄尔泰[M]. 殷晓蓉,吴晓明,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9-90.
  • [1] 张毅.论公众共用物共享权的分析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151-1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4277
    [2] 车辕.论康德哲学中知识与审美的关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 163-16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666
    [3] 董宏.1949-1966:文化领导权之争中的蔡仪美学思想.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158-16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22
    [4] 裴萱.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热”的话语转型与历史反思.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55-16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23
    [5] 刘益宇.社会建制与模式融合——巴伯的科学与宗教类比方法论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34-138,145.
    [6] 夏春利.论空间资产的定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79-83.
    [7] 宋利辉.跨文化交际现象分析及其能力培养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53-156.
    [8] 季欣.商业空间的审美发展向度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种呈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48-152.
    [9] 李艳秋.法学方法论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9-13.
    [10] 韩波, 刘岭.科学方法论在金融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26-28.
    [11] 周远全.从“知识考古”到“美学解救”——论现代“人”的福柯式解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35-40.
    [12] 罗涛.南朝陵墓石刻的美学特质及其保护理念.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6-10.
    [13] 乔东义, 常清.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美学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88-91.
    [14] 何世剑, 袁九生.唐宋时期古典美学“丽”范畴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91-95.
    [15] 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14-17.
    [16] 胡友峰.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83-85.
    [17] 范方俊.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危机——兼对“比较”的历史语义学的追溯.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63-66.
    [18] 王小飞, 金岳祥.审美文化:高等教育的“第三文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86-89.
    [19] 袁涛.数字化与设计美学——谈设计美学的量化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87-89.
    [20] 何曼青.现代企业发展的文化支持.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65-6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78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481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3-04-25
  • 刊出日期:2013-12-19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

    基金项目:

    武汉大学博士生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研究”(20131110102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呈现出中西美学“交互转换”的情景:西方美学经历本体论、主体论之后,最终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话语模式和无限膨胀的主体自身,而是以意象派、现象学为代表,采用非理性、意象直观等思维方式试图返回经验事实;而中国现代以来则是引介西方资源重塑美学学科,从学科框架、话语方式到哲学背景都是参考西方美学理论资源,以现代性启蒙的姿态和审美独立的话语诉求建设学院化的美学知识形态。这两者“交互转换”的话语空间使我们认识到: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与审美实践天然的联系,并且试图以感性的力量探寻人的本质存在问题。同时,也能看到现在美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失落的古典话语资源,并且也使中国现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恰恰是中国现代美学价值重塑和发展的机遇。感性直观和审美文化构成了未来中西美学发展的双向维度,“体验——反思”的方法论转型也适应了未来美学的发展需要。

English Abstract

裴萱.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35-144.
引用本文: 裴萱.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35-144.
PEI Xuan. The Discourse Spac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thodology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35-144.
Citation: PEI Xuan. The Discourse Spac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thodology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6): 135-144.
参考文献 (3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