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杜祥琬

downloadPDF
杜祥琬.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8.
引用本文: 杜祥琬.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8.
DU Xiangwan. Energy Rev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5): 1-8.
Citation: DU Xiangwan. Energy Rev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5): 1-8.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Energy Rev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

  • 摘要: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告别了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同时,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类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环境容量和气候容量的宏观定量分析表明,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目前和今后几十年间,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还不是治本的能源革命。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对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会作出贡献,但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最多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几,所以“页岩气革命”或“页岩气时代”的口号在中国并不恰当;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为主阶段,经过一个多元结构阶段,转变到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将共同为此作出贡献;可再生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济性)的提高有赖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中国乃至世界核能的发展虽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但人类不可能弃核,安全、稳步、规模发展核电是中国的理性选择,从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过程,核能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成为未来地球的另一个能源支柱;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抑制不合理需求、减少浪费、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控制总量,是中国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与经济可持续不可或缺的战略;能源革命旨在建立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新体系,是可持续未来的基础,具有全球性又有中国特色,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国际合作空间广阔;同时也是一场国际竞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 [1] 杜祥琬,刘晓龙,杨波,等. 中国能源发展空间的国际比较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3,15(6):4-1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R].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China National Monitoring Centre[R]. Presented in World Bank,2006.
    [4] 龚胜生,张涛. 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9(23):156-164.
    [5] 中国工程院研究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 OECD,NEA. Nuclear energy outlook[R]. 2008.
    [7] IAEA. Power reactor information system[R]. 2013.
  • [1] 杨朝霞.中国环境立法50年:从环境法1.0到3.0的代际进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3): 88-10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776
    [2] 杨桐彬, 朱英明.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4): 60-7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999
    [3] 刘勇, 朱瑜.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新发展——国际航空业碳抵消与削减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39-4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2492
    [4] 钱嘉宁, 黄世席.国际投资法下东道国监管权的改革——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128-13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5007
    [5] 周杰琦, 韩颖, 张莹.外资进入对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6): 46-5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606
    [6] 赵涛, 米国芳.内蒙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27-31.
    [7] 刘毅, 汪波.基于循环经济制造企业绿色营销渠道构建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49-53.
    [8] 刘丹鹤.环境规制工具选择及政策启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21-26.
    [9] 黄瑾.高校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138-141.
    [10] 马坤, 袁赵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104-106.
    [11] 孟俊娜, 章姗捷, 张俊艳.天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22-25.
    [12] 刘健.我国理工科大学社科期刊发展策略略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115-117.
    [13] 赵麦茹, 韦苇.先秦儒家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迪.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51-55.
    [14] 陈丽萍, 杨忠直.中国生态赤字核算与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68-72.
    [15] 杨波, 杨亚西.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6-8.
    [16] 陈丽萍, 杨忠直.天津市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45-48.
    [17] 吴一亮.国民经济动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19-21.
    [18] 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74-77.
    [19] 苏海燕, 曾华锋.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经济人范式的演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54-56.
    [20] 张丽红, 席巧娟.教育、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87-8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278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770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4-07-26
  • 刊出日期:2014-08-28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摘要: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告别了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同时,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类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环境容量和气候容量的宏观定量分析表明,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目前和今后几十年间,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还不是治本的能源革命。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对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会作出贡献,但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最多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几,所以“页岩气革命”或“页岩气时代”的口号在中国并不恰当;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为主阶段,经过一个多元结构阶段,转变到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将共同为此作出贡献;可再生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济性)的提高有赖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中国乃至世界核能的发展虽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但人类不可能弃核,安全、稳步、规模发展核电是中国的理性选择,从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过程,核能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成为未来地球的另一个能源支柱;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抑制不合理需求、减少浪费、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控制总量,是中国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与经济可持续不可或缺的战略;能源革命旨在建立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新体系,是可持续未来的基础,具有全球性又有中国特色,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国际合作空间广阔;同时也是一场国际竞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English Abstract

杜祥琬.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8.
引用本文: 杜祥琬.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8.
DU Xiangwan. Energy Rev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5): 1-8.
Citation: DU Xiangwan. Energy Rev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utur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5): 1-8.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