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1期

显示方式:
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污染
杜雯翠, 张平淡, 朱松
2016, (1): 1-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1
摘要:
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可归结为3种效应:一是直接效应,农业市场化水平越高,农业要素的配置效率越高,引起的环境污染越少;二是中介效应,农业市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又影响环境污染;三是间接效应,农业现代化影响环境污染,农业市场化会加重或减弱这种影响。利用2007—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上述3种效应。研究发现:农业市场化对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是存在的,农业现代化的中介效应尚未显现。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并未降低环境污染,反而恶化了环境质量;而农业市场化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业污染,还会减弱农业现代化对环境的恶化,在两型农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火电产业环境外部成本分析
赵晓丽, 蔡琼, 胡雅楠
2016, (1): 10-1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2
摘要:
对环境外部成本的定量化评估是构建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重要基础。采用选择试验法,对火电产业污染物和CO2排放减少的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计算;采用生命周期法计算火电产业的CO2排放量,并结合碳交易价格计算火电产业排放的CO2外部成本市场值。研究发现,人们愿意为电力产业的清洁化发展支付更高电费,基于选择试验法得到的火力发电的环境外部成本是0.12~0.19元/千瓦时。研究还发现,影响火电产业环境外部价值的因素,包括公众的环境意识、相关社会因素以及对不同环境属性的偏好。
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徐鲲, 李晓龙, 冉光和
2016, (1): 18-23,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3
摘要:
基于中国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通过改进后熵值法计算得到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实证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地方政府竞争显著增加了地区污染排放,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存量与环境污染均呈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短期会带来环境污染,长远则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资本存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投资能力,投资速度过猛或滞后均会给环境造成影响。认为,应从改革传统政绩考核办法、确立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制度等方面优化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基于投入产出中美居民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研究
马晓微, 叶奕, 杜佳, 李晗箏
2016, (1): 24-2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4
摘要: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因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进行定量的核算,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总量方面,美国整体上一直高于中国;但近些年中国呈逐年快速上涨的趋势,美国则呈现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2)美国居民消费引致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信方面;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方面,约占50%左右,在文教娱乐、交通通讯方面,中国远低于美国;(3)在家庭设备方面,中国居民家庭设备使用量增长迅速,但是家庭设备碳排放量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4)从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绝对量来说,美国居民居住部门的碳排放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4亿吨;而中国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5亿吨。
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李荣杰, 张磊, 赵领娣
2016, (1): 30-3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5
摘要:
梳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机制,以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Undesirable-SBM模型测算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绝对强度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并且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2)人力资本未能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显著改善;(3)结构变量与开放经济变量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效应已经显现。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应延伸资源经济链条、坚持以运用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策略。
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外部性与最优政策——以生物质能为例
高建刚
2016, (1): 38-44.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6
摘要:
再生能源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但是却有较高的成本,实践中政府普遍依据再生能源产业的总产量进行补贴。然而,再生能源的消费虽具有环境友善性,但其生产过程,一般要消耗传统能源,仍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污染,仅有补贴未免失之偏颇,且对总产量补贴也有不当之处。若将再生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纳入考虑时,政府应当如何应对?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厂商是否具有污染治理技术,也无论市场结构如何,最优污染治理税率均应等于污染边际损害,即最优污染治理税为庇古税。第二,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最优补贴率等于再生能源的边际收益,即最优补贴率为庇古补贴;在寡占市场结构下,最优补贴率应大于再生能源的边际收益,且厂商市场势力越大,最优补贴率越高。
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2016, (1): 45-5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7
摘要: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直接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能源价格和人口规模是影响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时,要控制人口规模,稳定生活能源价格,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提倡环保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竞争市场中生产与碳交易策略
王芹鹏, 赵道致
2016, (1): 54-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8
摘要:
在碳排放约束下,利用动态古诺模型,分析厂商如何优化产量、交易碳排放权的规模、净化节约额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得到相应的均衡量和各阶段最优量,并给出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减排策略以及政府的行为和碳排放权价格对企业减排策略的影响,阐述在竞争市场中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 双寡头竞争市场中存在均衡状态;在减排率较低时,制造上获得最高利润,而企业追求过高的减排率将会导致过分依赖碳减排市场而获得较低的利润;制造商应该适时低价购入过量碳排放权,而在高价时卖出多余的碳排放权,以充分利用碳排放权市场以增加利润降低成本;制造商的利润会随着政府碳排放权分配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国际工程承包商生态位测度与分析——基于ENR国际承包商250/225强的实证研究
赵振宇, 汤超
2016, (1): 62-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9
摘要:
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视角,提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等表征指标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分析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市场资源的多样化及利用程度、目标市场的相似度和竞争程度。根据ENR发布的全球250/225强国际承包商历年业务统计数据,针对13个主要国家的国际承包商进行国际市场生态位测度,定量分析不同国家国际承包企业在复杂国际市场环境中的生态位状况;并进行中国国际承包商与美国国际承包商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欧美承包商比亚洲承包商具有更高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高的国别承包商之间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美、德、韩、日、英、意、澳等国承包商是中国承包商的主要竞争者,中国承包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股权激励能保留人才吗?——基于再公告视角
肖淑芳, 付威
2016, (1): 73-8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0
摘要:
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后的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了股权激励是否具有保留人才效应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由于股价下跌导致股权激励计划失去价值时,撤销原有股权激励计划后再公告实施新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与未再公告实施的公司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高管的离职率;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核心人才的劳动力市场,实施一个股权激励计划的同时进行再公告即连续公告实施多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与只公告实施一次的公司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高管、非高管以及全体激励对象的离职率。总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达到保留人才的目的。
组织公平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郑景丽, 郭心毅
2016, (1): 82-8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1
摘要:
以普通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在中国背景下组织公平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偏重于家长制领导的中国企业环境下,交互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与领导沟通交流以及准确信息获取是员工组织公平感认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加强领导者民主管理意识和员工参与管理程度有助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
基于生态理念的北京市新城发展模式
李金林, 李璐, 欧阳哲
2016, (1): 89-9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2
摘要: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通过分析北京市生态新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相应的子系统,以及分析在新城发展层次划分基础上的新城发展运行机制,研究构建基于生态理念的北京市新城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协调和谐运行,通过新城发展的内在机制、外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的作用,实现从新城规划建设到新城运行维护再到新城更新进步各个发展层次新城内部的生态系统的优化,以及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的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最优投资管理模式选择
廖青虎, 陈通, 孙钰, 陶志梅
2016, (1): 96-10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3
摘要:
在建构基于“适合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资管理模式选择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西安、深圳以及杭州的372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6 532个数据为样本,针对文化影响的弥散性,采用Tr-OEM算法检测样本数据中的概念漂移现象,结合专家咨询,探讨了4个城市372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最优投资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分析显示,文化对居民的影响效应是不均匀的,调研所得的样本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概念漂移,Tr-OEM算法可有效检测数据的概念漂移并在后台有效模拟与修改数据。(2)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文化单位”模式是4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要的投资管理模式,其次为“一臂之距”模式,最后为市场分散型模式。其中,北京、杭州适宜采用市场分散型模式的文化设施数量比较多,而西安、深圳适宜“一臂之距”模式的比较多。
组织特点、外部约束与行业协会能力
吴伟
2016, (1): 103-114.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4
摘要:
构建行业协会制度能力和服务能力测度指标,实证研究表明:协会组织特点、外部约束对于制度能力以及制度能力对于服务能力具有影响。组织特点中,协会兼职或离退休官员的存在不利于协会制度能力提高,尤其是离退休官员。收入虽然对制度能力没影响,但显著影响了服务能力。外部约束中,行业竞争不利于协会制度能力,也没有影响服务能力,反而容易诱发协会寻租活动。协会间竞争对于制度能力、服务能力都没有影响,但对寻租活动抑制效果显著。政策只对协会促进会员遵守规则的制度能力具有正向作用,对协会服务能力提升没有产生效果,仅减少了协会寻租可能。制度能力对于协会总体服务能力和正向服务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负向能力没有影响。
基于组织协作网城市群应急指挥关系优化设计——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郭景涛, 佘廉
2016, (1): 115-12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5
摘要:
在城市群应急指挥组织协作网设计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应急指挥组织决策树进行数学描述和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城市群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关系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城市群各结点城市之间的有效协作。结果表明:如果明确了城市群中应急指挥决策实体、应急指挥平台的分配方案和各城市之间的协作链接权值,就可分析出该城市群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关系优化设计方案,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指挥组织体系。
论航空产品责任的承担主体及其归责原则
郝秀辉, 王锡柱
2016, (1): 121-12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6
摘要:
航空产品的设计者、航空器的制造者、销售者、维修者在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促成了航空器使用风险的传播与扩散,可能因各自附加到航空器上的瑕疵对其造成的航空事故承担产品责任,从而成为航空产品责任的承担主体。各类主体对于航空器缺陷的控制程度不同且在航空产业链中收益有别,根据国际司法实践、风险均衡及可期待性原则,各主体的归责原则应有所差别。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航空产品设计者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航空器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严格责任,维修者应区别其对航空产品的一般性维修和改进性维修分别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
专利权用尽原则辨析——以种子专利为主要视角
郭德忠
2016, (1): 129-13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7
摘要:
专利权用尽原则的目的在于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美国最高法院的孟山都案中被告以专利权用尽原则进行抗辩,没有得到支持。由于种子的自复制特性,种子领域专利权用尽原则与专利权本身存在冲突,需要受到限制,具体表现为专利权人可以对购买方和被许可方使用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限制,但要受到专利权滥用原则和反托拉斯法的规制。尽管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规定了农民权例外,但如果同时存在植物品种专利,则农民权不复存在。
开放源代码硬件许可协议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以3D打印为视角
刘强, 陈舜翊
2016, (1): 134-14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8
摘要:
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开放源代码硬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成本的阻碍和许可协议的缺失。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开源硬件运动的发展克服了技术和经济门槛,同时为依据知识产权法律制定许可协议提供了工艺基础。在3D打印环境下,根据专利权或者合同约束制定开源硬件许可协议存在缺陷,而以著作权为基础构建许可协议是可行的。许可协议应当包括授权性条款、义务性条款和免责性条款。著作权制度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在应对反向工程、拓展产品设计图复制权保护范围,以及构建新型邻接权等方面做出完善。通过许可协议的合理制定,可以推动3D打印开放源代码硬件运动的发展。
论民国时期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以国民政府行政法院判决为中心
徐进
2016, (1): 142-14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19
摘要:
通过司法审查以规制行政裁量是推进行政法治的重要环节。刊载于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公报》与《司法公报》上的426件行政法院判决书显示,行政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对被诉的行政裁量行为在形式合法性与内容合理性上均加以审查。形式合法性审查包括审查行政裁量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以及裁量权的行使有没有违反行政法基本原理等方面。内容合理性审查则突破了1932年《行政诉讼法》第1条对行政行为只允许合法性审查的约束,借助中国传统司法“济情法之平”理念,对部分不合理的行政裁量行为判决变更。行政法院的审判实践对推动当时的行政法治具有积极意义,但国民政府未能及时修订法律,将行政裁量合理性审查问题确定下来,从而降低了司法审判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
从美国BIT范本看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之协调
胡枚玲
2016, (1): 150-1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20
摘要: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仲裁实践中环境争议的日渐增多,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环境规则不断调整。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在《2004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对环境条款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细化了环境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公众参与环境条款,肯定了环境条约的作用,完善了环境争端程序条款等,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低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要真正协调国际投资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宗旨,全面引入环境评价机制,突出环境问题专家在争端解决中的作用,明确投资者的环境保护义务等。
自然状态是事实还是假设?——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例
万晓飞
2016, (1): 157-16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21
摘要:
自然状态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和法理学的理论基石和逻辑出发点。自然状态学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权利观念的发展史。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各自赋予自然状态概念以不同的内涵,但都将自然状态视为一种人类的非政治的存在状态,认为人类最初生活于自然状态中,人类成立政治社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权利。他们的自然状态概念其实都是一种思想实验或理论假设,这并不妨碍以之为前提的逻辑论证的有效性。自然状态作为一种论证方式充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他们提出自然状态学说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历史上人类的原初状况,而是为了论证政治社会起源的根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传播:价值与问题——基于科学传播视角的反思
翟杰全
2016, (1): 163-16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22
摘要:
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余年来的传播历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进行传播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之一,并且在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传播语境下,如果由此就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简单化为科学的传播,将灌输论简化为灌输方法,并相信这种科学性能保证受众自然接受,就会在理念上、认识上、实践中犯简单化的错误。面对当代思想文化和传播环境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需要在理念、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