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

罗时贵

downloadPDF
罗时贵.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44-15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引用本文: 罗时贵.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44-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LUO Shigui.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Effect of Moral Condition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44-15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Citation: LUO Shigui.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Effect of Moral Condition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44-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良法善治视域下法治与德治关系研究”(15AZX02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Effect of Moral Conditions

  • 摘要:法实证主义将法律效力的条件诉诸社会事实,与道德无关。该主张不能合理解释法律为什么有效,不能区分"守法义务"与"抢匪命令"。同时,该主张将法律效力诉诸于立法者的法律创制活动,由于创制的法律可能为恶,也可能为善,不能避免"恶法亦法"的实践困境;自然法学派主张法律有效必须满足道德条件,符合道德标准。该主张未能动摇哈特关于"法律与道德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反驳了自然法学派关于道德对法律资格效力的影响;德沃金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重点关注道德如何影响和作用法律裁判实践与推理,即最终作为裁判根据的法律,需通过其建构性诠释中的"符合"与道德"证立"的双重检验,换言之,法律是从一组融贯的政治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并为当下的法律实践提供了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关联不等于法律可以独立于道德,法律与道德有必然关联也不意味着道德等于法律。
  • [1] 哈特. 法律的概念[M]. 许家馨,李冠宜,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 JOHN F.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3] JULES C. Negative and positive positivism[J]. Ronald Dworkin and Contemporary Jurisprudence,Marshall Cohen,ed.London:Duckworth,1982(11):139-164.
    [4] 凯尔森.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沈宗灵,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 阿列克西. 法概念与法效力[M]. 王鹏翔,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 SIECKMANN J.Rechtssystem und praktische vernunft:zur struktur einer normativen theorie des rechts[J].Archiv für Rechts-und Sozialphilosophie,1992(78):146.
    [7] 雷磊. 再访拉德布鲁赫公式[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1):105-123.
    [8] 颜厥安. 法与实践理性[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9] 奥斯丁. 法理学的范围[M]. 刘星,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 JOHN A.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32-133.
    [11] JULES C. Rules and social facts[J]. Harvard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1991(14):705-706.
    [12] 马默. 法哲学[M]. 孙海波,王进,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13]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14] HART H.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J]. Harvard Law Review,1958(71):615-616.
    [15] 麦考密克. 大师学述:哈特[M]. 刘叶深,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6] FULLER. Positivism and fidelity to law-a reply to professor Hart[J]. Harvard Law Review,1958(71):630-672.
    [17] JOSEPH R. The authority of law: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38.
    [18] 拉兹. 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学——权威、法律与道德[C]. 葛四友,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19]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02.
    [20] 比克斯. 法理学:理论与语境[M]. 邱邵继,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48.
    [21] 霍斯特. 法是什么[M]. 雷磊,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2] 富勒. 法律的道德性[M]. 郑戈,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3] MARK C M. Defect and deviance in natural law jurisprudence[M]. Institutionalized Reason:The Jurisprudence of Robert Alxey,Matthias Klatt,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45-60.
    [24] 王鹏翔. 阿列克西《法概念与法效力》导读[M]//阿列克西. 法概念与法效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5] DWORKIN. Justice in robes[M]. Cambridge:Belknap D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6] DWORKIN. Law's empire[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7] 马默. 解释与法律理论[M]. 程朝阳,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8] 波斯纳. 法理学问题[M]. 苏力,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9.
  • [1] 黄绍坤.平台规则效力判定模式的重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倪昌红, 杜鹏程.管理理论的因果关系检验——实证主义的问题与批判实在论的启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62-6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246
    [3] 毛安翼, 吴寒柳.法律解释学的主观主义批评与哲学解释学的回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138-14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19
    [4] 李滨.导弹及其技术不扩散国际机制之效力辨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13-11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16
    [5] 沈鹏熠, 王志平.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响应机理——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6): 81-8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611
    [6] 谢登科.困境与出路: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实证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45-14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2
    [7] 于语和.中国传统民间法论纲——基于法学品格、文化特质及现实功能的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118-125.
    [8] 刘毅.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155-160.
    [9] 刘毅.法学翻译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17-127.
    [10] 张双龙.洛克早期自然法思想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110-113.
    [11] 余航.法学素养的初步淀积——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27-129.
    [12] 崔华前, 王亚球.孙中山的德教理论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100-104.
    [13] 杨亚非.社会·法律·法之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3-7.
    [14] 王焱, 陈中文.道家文本四大意象中的自然主义美学蕴涵.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59-61.
    [15] 秦华镇.“X化”结构构成限制及条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76-78.
    [16] 廖仕梅, 廖月顺.民事执行和解协议效力问题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59-61.
    [17] 曹观法.伊德的技术哲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26-29.
    [18] 李学谦, 屈萍.篇章结构中的自然主义描写与比喻夸张的运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20-21.
    [19] 夏宏.从制度到手段:资本主义法律的功能性转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42-44.
    [20] 庞华玲.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体道德价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5-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702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413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7-11-09
  • 刊出日期:2018-08-15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良法善治视域下法治与德治关系研究”(15AZX021)

摘要:法实证主义将法律效力的条件诉诸社会事实,与道德无关。该主张不能合理解释法律为什么有效,不能区分"守法义务"与"抢匪命令"。同时,该主张将法律效力诉诸于立法者的法律创制活动,由于创制的法律可能为恶,也可能为善,不能避免"恶法亦法"的实践困境;自然法学派主张法律有效必须满足道德条件,符合道德标准。该主张未能动摇哈特关于"法律与道德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反驳了自然法学派关于道德对法律资格效力的影响;德沃金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重点关注道德如何影响和作用法律裁判实践与推理,即最终作为裁判根据的法律,需通过其建构性诠释中的"符合"与道德"证立"的双重检验,换言之,法律是从一组融贯的政治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并为当下的法律实践提供了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关联不等于法律可以独立于道德,法律与道德有必然关联也不意味着道德等于法律。

English Abstract

罗时贵.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44-15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引用本文: 罗时贵. 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44-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LUO Shigui.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Effect of Moral Condition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44-15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Citation: LUO Shigui.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Effect of Moral Condition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44-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参考文献 (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