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

佟岩,谢明智,李思飞

downloadPDF
佟岩, 谢明智, 李思飞.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67-7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引用本文: 佟岩, 谢明智, 李思飞.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67-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TONG Yan, XIE Mingzhi, LI Sifei.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 67-7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Citation: TONG Yan, XIE Mingzhi, LI Sifei.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 67-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015,71672007,71672010,71672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资助(2019JT004)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

  • 摘要: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掏空行为,但企业成长性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选择。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机构投资者分为6类:券商、信托、保险、基金、投资公司和其他公司,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面对来自于不同成长性企业的定向增发时,他们参与定向增发的不同状态会如何影响发行折价率。研究发现:(1)企业成长性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会显著降低发行折价率,且认购比例越高,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折价率无显著影响;(2)企业成长性好时,证券、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认购比例越高,发行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投资公司的认购则增加了折价率。因此,政策制定时需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在定向增发中可适当引入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来维护增发价格的合理性。
  • [1] 孙光国,刘爽,赵健宇. 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J]. 南开管理评论,2015(5):75-84.
    [2] 侯宇,叶冬艳. 机构投资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场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 金融研究,2008(4):131-145.
    [3] 赵玉芳,余志勇,夏新平,汪宜霞. 定向增发、现金分红与利益输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1 (11):153-166.
    [4] 章卫东,李德忠. 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短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8(9):73-80.
    [5] 佟岩,华晨,宋吉文. 定向增发整体上市、机构投资者与短期市场反应[J]. 会计研究,2015(10):74-81.
    [6] CHEMMANUR T J,JIAO Y. Institutional trading,information production,and the SEO discount:a model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1,20(1):299-338.
    [7] CHEN L H,DYL E A,JIANG G J,et al. Risk,illiquidity or marketability:what matters for the discounts on private equity placement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5,57(8):41-50.
    [8] 何贤杰,朱红军. 利益输送、信息不对称与定向增发折价[J]. 中国会计评论,2009(3):283-298.
    [9] 王维钢,谭晓雨. 中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33-37.
    [10] 王志强,张玮婷,林丽芳.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3):109-116.
    [11] BAEK J,KANG J,LEE I. Business groups and tunneling:evidence from private securities offerings by Korean chaebol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61(5):2415-2449.
    [12] 张鸣,郭思永. 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9(5):78-86.
    [13] 章卫东. 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10(1):54-63.
    [14] 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 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8(6):136-147.
    [15]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 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证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6-55.
    [16] 崔宸瑜,陈运森,郑登津. 定向增发与股利分配动机异化:基于"高送转"现象的证据[J]. 会计研究,2017(7):62-68.
    [17] CHUNGC Y,LIU 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opportunistic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in the Korean stock market[J]. Applied Economics,2017,49(5):446-455.
    [18] 唐跃军,宋渊洋. 价值选择VS 价值创造——来自中国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证据[J]. 经济学(季刊),2010(2):609-632.
    [19] 王俊飚,刘明,王志诚.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新股增发折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2(10):172-173.
    [20] 伊志宏,李艳丽.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J]. 管理评论,2013(5):60-71.
    [21] 李青原,时梦雪. 监督型基金与盈余质量——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18(1):172-181.
    [22] 史永,李思昊. 关联交易、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8(4):123-131.
    [23] BODNARUK A,SIMONOV A. Loss-averse preferences,performance,and career succes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6,29(11):3140-3176.
    [24] 刘星,吴先聪.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企业产权与公司绩效——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1,(5):182-192.
    [25] 李争光,赵西卜,曹丰,等.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15(3):111-121.
    [26] 樊行健,刘浩,郭文博. 中国资本市场应计异象问题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全新视角[J]. 金融研究,2009(5):141-156.
    [27] 王爱群,唐文萍. 环境不确定性对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3):186-192.
    [28] GUTH W D,GINSBERG A.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19(1):24-25.
    [29] 谢军. 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J]. 会计研究,2006(4):51-57.
    [30] 杨兴全,齐云飞,吴昊旻. 行业成长性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吗?[J]. 管理世界,2016(1):153-169.
    [31] 窦欢,陆正飞. 大股东代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J]. 会计研究,2017(5):24-31.
    [32] 薄仙慧,吴联生. 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 经济研究,2009(2):81-91.
    [33] 俞红海,刘烨,李心丹. 询价制度改革与中国股市"三高"问题——基于网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视角的研究[J]. 金融研究,2013(10):167-180.
    [34] 周绍妮,张秋生,胡立新.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升国企并购绩效吗?——兼论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J]. 会计研究,2017(6):67-74.
    [35] 谭劲松,林雨晨. 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效应——基于机构调研行为的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16,19(5):115-126.
    [36] CHEN X,HARFORD J,LI K. Monitoring:which institutions matter?[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6(2):279-305.
    [37] AGGARWAL R,SAFFI P A C,STURGESS J.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voting:evidence from the securities lending market[J]. Journal of Finance,2015,70(5):2309-2346.
    [38] 石美娟,童卫华. 机构投资者提升公司价值吗?——来自后股改时期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9(10):150-161.
    [39] 蔡庆丰,杨侃. 是谁在"捕风捉影":机构投资者VS证券分析师——基于A股信息交易者信息偏好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13(6):193-206.
    [40] 毛磊,王宗军,王玲玲. 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筛选策略与企业社会绩效[J]. 管理科学,2012(3):21-33.
    [41] 史永东,李竹薇,陈炜. 中国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9(11):129-142.
    [42] 黄晓薇,居思行,黄喆. 融资目的和融资对象会影响定向增发的表现吗?[J]. 科学决策,2011(12):25-40.
    [43] 盛宇华,祖君. 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投资研究,2014(2):120-129.
    [44] 贺薇,刘用明.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短期股价表现实证研究[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8):41-47.
    [45] COFFEE J C. Liquidity versus control: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s corporate monitor[J]. Columbia Law Review,1991,91(6):1277-1368.
    [46] 杨墨竹.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J]. 金融研究,2008(8):133-144.
    [47] MCCAHERY J A,SAUTNER Z,STARKS L T. Behind the scenes: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eference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J]. Journal of Finance,2016,71(6):2905-2932.
    [48] JAGGI B,LI W,WANG S S.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response to earnings reported by conservative and non-conservative firms:evidence from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2016,27(2):158-207.
    [49] 郑琦. 定向增发对象对发行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8(4):33-36.
  • [1] 李雪婧, 肖淑芳, 王茜雅.投服中心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者保护效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146-16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2411
    [2] 乔明哲, 吴为民, 徐士伟, 杨笑.股权集中、R&D强度与创业企业成长——来自深圳创业板的证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80-8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491
    [3] 尹海员, 吴兴颖.投资者日度情绪、超额收益率与市场流动性——基于DCC-GARCH模型的时变相关性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76-87,11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776
    [4] 郭韬, 王晨, 任雪娇.区域环境对中国工业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15-2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227
    [5] 高扬, 王超, 刘超.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04-11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872
    [6] 彭斌, 彭绯.绿色投资者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97-10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353
    [7] 王春峰, 黄晓彬, 房振明, 郭华.中国股市投资者预测交易到达率的GARCH学习行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30-36.
    [8] 郭堃, 杨卫东.海外投资者的外交保护及困境——以国籍原则为中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31-137.
    [9] 赵瑾璐, 张源, 赵磊.评级机构丧失信托责任的逻辑演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2-15,20.
    [10] 安芹, 贾晓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教育模式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92-94.
    [11] 王举颖, 汪波.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优势生态位分析与构建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56-58.
    [12] 赵瑾璐, 张璐超.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原因及条件的理论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45-48.
    [13] 魏发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及其自我修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106-109.
    [14] 刘超, 韩泽县.投资者情绪和上证综指关系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57-60.
    [15] 林春燕, 朱东华.我国机构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54-57.
    [16] 殷红春, 曹玉贵.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博弈分析及政策建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58-61.
    [17] 杨成铭.论欧洲人权机构对教育权的保护.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27-29.
    [18] 崔朝东.中日两国近代企业成长的比较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85-87.
    [19] 鲍嵘, 刘尧.政府扶持还是市场竞争——兼评一流大学成长的外部环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70-73.
    [20] 吴业军.定向性谈话口语测试的合理性及实例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90-9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386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152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8-10-29
  • 刊出日期:2019-05-10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015,71672007,71672010,71672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资助(2019JT004)

摘要: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掏空行为,但企业成长性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选择。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机构投资者分为6类:券商、信托、保险、基金、投资公司和其他公司,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面对来自于不同成长性企业的定向增发时,他们参与定向增发的不同状态会如何影响发行折价率。研究发现:(1)企业成长性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会显著降低发行折价率,且认购比例越高,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折价率无显著影响;(2)企业成长性好时,证券、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认购比例越高,发行折价率越低,而企业成长性不好时,投资公司的认购则增加了折价率。因此,政策制定时需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在定向增发中可适当引入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来维护增发价格的合理性。

English Abstract

佟岩, 谢明智, 李思飞.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67-7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引用本文: 佟岩, 谢明智, 李思飞. 企业成长性与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分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67-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TONG Yan, XIE Mingzhi, LI Sifei.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 67-7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Citation: TONG Yan, XIE Mingzhi, LI Sifei.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 67-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31
参考文献 (4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