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

冯济海

downloadPDF
冯济海.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1): 164-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引用本文: 冯济海.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1): 164-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FENG Jihai. Boundaries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mong Chinese Ethnic Group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1): 164-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Citation: FENG Jihai. Boundaries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mong Chinese Ethnic Group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1): 164-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媒介技术背景下的中国都市佛教徒信仰活动与观念研究"(2019SJA028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冯济海(1985-),男,博士,讲师,E-mail:fengjihai@qq.com

  • 中图分类号:G206.2

Boundaries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mong Chinese Ethnic Groups

  • 摘要:自从跨文化传播学进入中国以来,此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以中(东)西方为跨文化背景。相形之下,在跨文化之"跨"这一文化边界设定上的刻板与混乱,更突显在以中华民族内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当中。将此情形纳入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里检视可见,其中总体呈现的一种"扶弱"逻辑更加固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内部"跨文化"维度的认知成见。至于厘清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文化边界,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如何重新审视"他者",以及对其进行他者化处理的问题。而操作层面的关键则在于重置界定跨文化关系的视角,也即是从基于常识性的认定,转向从实际调查和研究问题出发,从面向过程进入面向对象。
  • [1] 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5):16-21,93.
    [2] 冯济海.当代中国汉地僧俗交往实践——一项围绕迦叶寺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8.
    [3]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12):32-36.
    [6] 刘阳.我国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分析——以2000-2009年部分CSSCI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130

    -136.
    [7] 刘新鸥,申俊龙,沈永健.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及传播模式分析[J].中医杂志,2016(10):811-814.
    [8] KAPLAN G. A brief history of acupuncture's journey to the west[J]. Journal of 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1997(s1):5-10.
    [9]
    [10] 单波,周夏宇.新探索与内卷化:2015-2017年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述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1):117-128.
    [11] 童扬芬."英语热"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趋势[J].语言教育,2015(2):6-10.
    [12] 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J].政治学研究,2015(4):19-30.
    [13] 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M].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4] 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5]
    [16] 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D].上海:复旦大学,2003.
    [17] 费爱华. "电视下乡":新时期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逻辑[J].学海,2012(5):97-102.
    [18] 姜飞.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17-27.
    [19] KIM Y Y. Inquiry in inter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0(3):554-577.
    [20]
    [21] GUDYKUNST W B,MATSUMOTO Y,TING-TOOMEY S,et al.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self construals,and individual valu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0(4):510-543.
    [22] DIXON L D. Interactions between native American women and their white male doctor:the stages of a health care visit at a public health facility[J].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1):1-16.
    [23] BAILEY B. Communication of respect in interethnic service encounters[J]. Language in Society,1997(3):327-356.
    [2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5] 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114-124,128.
    [26] 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5-23.
    [27]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8]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9]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0] 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德温·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贺文发,徐陪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1] 何道宽.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J].外国语文,1983(2):70-73.
    [32] 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3] ARASARATNAM L A.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5(5):1-2.
    [34] 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8(6):13-19.
    [35] HUANG C J. Gendered charisma in the buddhist Tzu Chi (Ciji) movement[J]. 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Emergent Religions,2008(2):29-47.
    [36] 刘星铄,吴靖.从"快手"短视频社交软件中分析城乡文化认同[J].现代信息科技,2017(3):111-113,116.
    [37] 单波,冯济海. 2015年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问题与方法[J].文化与传播,2016(1):117-128.
    [38] ORTIZ L A. Mexican migrant workers and workplace communication:the influence of informal labor on English language usage,literacy,and perceptions of‘the American Dream’[J]. Languag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5(2):193-207.
  • [1] 龙泓任.论商事组织权利扩张的内在逻辑及其外在边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喻少如, 雷刚.精准扶贫中个人信息的利用及其边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38-15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120
    [3] 李卫东, 李宁.他者想象与自我认知:中美民众国家形象认知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153-16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293
    [4] 李卫东, 李宁.他者想象与自我认知:中美民众国家形象认知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 -.
    [5] 王路昊, 赵帅.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中的边界渗透.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107-11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104
    [6] 徐顽强, 王文彬.何处可行:城市治理的创新边界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126-13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367
    [7] 汪泽波, 陆军, 王鸿雁.如何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43-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101
    [8] 张峰, 陈玮.明清西方力学在华传播路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161-16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021
    [9] 张新文, 杜春林.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10] 韩维春.社会经济交往中的跨文化处理:代理与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57-161.
    [11] 龚芳敏, 刘晗.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9-134.
    [12] 宋利辉.跨文化交际现象分析及其能力培养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53-156.
    [13] 周国宝.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马”隐喻对比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33-136.
    [14] 乔东义, 常清.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美学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88-91.
    [15] 孟凡臣, 刘南, M Steppler.中外跨文化团队合作的成功因素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21-25.
    [16] 苏芙.浅析跨文化交流中的定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26-28.
    [17] 闫二旺.跨国公司本地化与区域内生发展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34-37.
    [18] 葛志宏.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58-60.
    [19] 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9-12.
    [20] 王烽.知识创新与大学的边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70-7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066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441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8-10-28
  • 刊出日期:2020-07-09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媒介技术背景下的中国都市佛教徒信仰活动与观念研究"(2019SJA0283)

    作者简介:

    冯济海(1985-),男,博士,讲师,E-mail:fengjihai@qq.com

  • 中图分类号:G206.2

摘要:自从跨文化传播学进入中国以来,此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以中(东)西方为跨文化背景。相形之下,在跨文化之"跨"这一文化边界设定上的刻板与混乱,更突显在以中华民族内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当中。将此情形纳入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里检视可见,其中总体呈现的一种"扶弱"逻辑更加固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内部"跨文化"维度的认知成见。至于厘清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文化边界,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如何重新审视"他者",以及对其进行他者化处理的问题。而操作层面的关键则在于重置界定跨文化关系的视角,也即是从基于常识性的认定,转向从实际调查和研究问题出发,从面向过程进入面向对象。

English Abstract

冯济海.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1): 164-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引用本文: 冯济海. 中华民族内群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边界问题[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1): 164-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FENG Jihai. Boundaries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mong Chinese Ethnic Group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1): 164-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Citation: FENG Jihai. Boundaries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mong Chinese Ethnic Group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1): 164-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496
参考文献 (3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