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

陈磊

downloadPDF
陈磊.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引用本文: 陈磊.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CHEN Lei. The Action of Partitioning Res Communes Staggered by Procedural Doctrina and Non-contentious Doctr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Citation: CHEN Lei. The Action of Partitioning Res Communes Staggered by Procedural Doctrina and Non-contentious Doctr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与临时仲裁的制度构建研究”(18CFX083);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课题“仲裁裁决执行疑难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ZGFYZXKT201811A);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项目“CIETAC内部非合意性法律问题研究”(2016YBFX09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磊(1988-),男,法学博士,E-mail:sky881125@126.com

  • 中图分类号:DF915.2

The Action of Partitioning Res Communes Staggered by Procedural Doctrina and Non-contentious Doctrina

  • 摘要:理论界对于共有物分割诉讼性质的诸多争议造成实务审理极大的分歧与误区,实践中即频频产生将分割诉讼定性为不当得利返还诉讼或共有物确权诉讼的认知偏差,进而造成法院突袭裁判、审理不尽、执行依据不明确等问题。分割诉讼系委诸于法院的裁量权,依个案酌定适当的分割方法,具有非讼事件本质;而分割事件诉讼化审理可赋予共有人更充分的程序保障,并能合理化解分割事件上诉程序存在的逻辑难题,此为分割诉讼性质的二元化属性。分割诉讼中,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的切入点应为分割方法之确定,交错适用的结合点应为形式上形成之诉的定性。中国物权法未规定裁判分割方法的形成要件,法官审判的作业程序不重在认定形成权的要件事实,而重在直接实现其合目的性的“行政行为”,故将法规适用于事实的司法性格在分割诉讼中被淡化,共有物分割诉讼是形式上的形成诉讼。
  • [1] 杨建华.民事诉讼法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9-191.
    [2] 谢哲胜.民法物权[M].台北:三民书局,2012:226-227.
    [3] 孙森焱.论分割共有物之判决[M]//郑玉波.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406-407.
    [4] 陈计男.分割共有物之诉之审理及其裁判之效力[M]//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台北:三民书局,1990:575.
    [5] 刘明生.分割共有物之诉[J].月旦法学教室,2012(117):1-35.
    [6]
    [7] 新堂幸司.新民事诉讼法[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7.
    [8] 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1.
    [9] 房绍坤.导致物权变动之法院判决类型[J].法学研究,2015,37(1):87-100.
    [10] 邬砚.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作用下的共有物分割之诉[J].现代法学,2016,38(2):61-71.
    [11] 房绍坤.共有物分割之诉审理的若干问题[J].当代法学,2016,30(5):36-45.
    [12] 房绍坤.论共有物裁判分割的方法与效力[J].山东社会科学,2015(11):58-65.
    [13] 房绍坤.论共有物分割判决的形成效力[J].法学,2016(11):50-60.
    [14]
    [15] 李辉.我国共有物分割之诉性质研究[J].当代法学,2018,32(2):153-160.
    [16] 吕太郎.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4.
    [17] 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研究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307.
    [18]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附理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74.
    [19] 杨朝勇.论共有物分割之诉之性质[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3):168-175.
    [20] 赵蕾.诉讼与非讼的再区分——以诉讼与非讼基本模式的差异为研究进路[J].比较法研究,2012(4):99-112.
    [21] 杨建华.非讼事件程序费用之征收[M]//杨建华.问题研析民事诉讼法(一).台北:三民书局,1985:159.
    [22] 曹伟修.最新民事诉讼法释论[M].台北:金山图书公司,1978:8.
    [23] 三月章.民事诉讼法(法律学全集35)[M].东京:有斐阁,1980:46.
    [24] 沈律师.非讼事件法[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1-3.
    [25] 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M].汪一凡,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197.
    [26] 兼子一.新修民事诉讼法体系[M].东京:酒井书店,1965:40.
    [27] 小山升.民事诉讼法(现代法律学全集22)[M].东京:青林书院新社,1984:14.
    [28] 杨隆顺.改进分割共有物事件裁判之研究[M]//司法院.司法院84年度研究发展项目报告,台北:司法院行政厅,1996:98.
    [29] 陈计男.论分割共有物之诉[J].法令月刊,1983(12):1-23.
    [30]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576.
    [31] 佐上善和.非讼事件中的程序保障及关系人的事实释明义务[M]//吉川大二郎.程序的理论与实践:吉川大二郎博士追悼论集.东京:法律文化社,1981:41.
    [32] 郝振江.论非讼事件审判的程序保障[J].法学评论,2014,32(1):27-33.
    [33] 邱联恭.争点整理方法之案例解析(六):裁判分割共有物事件之争点整理[J].月旦法学杂志,2001(74):161-178.
    [34] 苏永钦.再谈共有物分割的问题——从比较法和法政策角度分析[M]//苏永钦.寻找新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5.
    [35] 陈桂明,赵蕾.中国特别程序论纲[J].法学家,2010(6):71-82.
    [36] 邓辉辉.论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从二元分离适用论到交错适用论的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0(6):68-70.
    [37] 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6:659.
    [38] 庞小菊.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诉讼分流——以非讼程序的诉讼分流功能为视角[J].清华法学,2016,10(5):185-199.
    [39] 姜世明.非讼事件法新论[M].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14.
    [40] 王晓玲.论公司诉讼审理方式的类型化建构——以非讼法理的部分适用为中心[J].河北法学,2017,35(7):171-180.
    [41] 李木贵.民事诉讼法(上)[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4.
    [42] 远藤贤治.事例演习民事诉讼法[M].东京:有斐阁,2008:168.
    [43] 陈桂明,李仕春.形成之诉独立存在吗?——对诉讼类型传统理论的质疑[J].法学家,2007(4):113-121.
    [44] 新田敏.共有物の裁判上の分割の机能と効果[J].法学研究,1997(12):11-43.
  • [1] 周友苏, 庄斌.股权共有中国立法的理论证成及其公司法规范构造.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5): 135-14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793
    [2] 王宇坤.论梯度简化的刑事诉讼程序体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138-15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4097
    [3] 何江.论环境规制中的法院角色——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说开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1): 141-14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682
    [4] 王娅.国有企业信息公开诉讼的制度困境与优化逻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4): 138-14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973
    [5] 杨宇静.中国清洁能源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特点与趋势——兼论美国超导诉中国华锐风电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143-14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9765
    [6] 李旻.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功能的廓清与实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137-14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805
    [7] 陈伯礼, 高长思, 徐信贵.行政诉讼和解的合谋隐患及其消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29-134,168.
    [8] 杨柳.归因与归责:刑事医疗诉讼中鉴定机构与法院的角色定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115-120.
    [9] 利子平, 石聚航.我国风险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三大理论误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12-120.
    [10] 陈邦达.论刑事诉讼中亟需关注的司法鉴定问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97-102.
    [11] 李秋高.在伦理与法理之间:一种古老权利的重新构造——家庭权法律问题初步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06-110.
    [12] 李诗芳.诉讼参与人的情态表达分析及其人际意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20-123.
    [13] 王瀚, 张超汉.航空产品责任诉讼的实践困惑及其价值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94-102.
    [14] 李綦通.恢复性司法理念下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92-97.
    [15] 李旻.传统中国民众诉讼观念的样态及其本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17-20.
    [16] 庞华玲, 王琳.公益诉讼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23-25.
    [17] 郑亚娟.大学生尚法理念的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106-108.
    [18] 胡安潮.诉讼时效与权利保护的冲突及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24-28.
    [19] 赵峰.私力救济的法理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59-63.
    [20] 王贵明.柏拉图的文艺法理逻辑与中国古代的文艺伦理观念比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80-8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640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2208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8-11-13
  • 刊出日期:2020-07-09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与临时仲裁的制度构建研究”(18CFX083);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课题“仲裁裁决执行疑难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ZGFYZXKT201811A);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项目“CIETAC内部非合意性法律问题研究”(2016YBFX095)

    作者简介:

    陈磊(1988-),男,法学博士,E-mail:sky881125@126.com

  • 中图分类号:DF915.2

摘要:理论界对于共有物分割诉讼性质的诸多争议造成实务审理极大的分歧与误区,实践中即频频产生将分割诉讼定性为不当得利返还诉讼或共有物确权诉讼的认知偏差,进而造成法院突袭裁判、审理不尽、执行依据不明确等问题。分割诉讼系委诸于法院的裁量权,依个案酌定适当的分割方法,具有非讼事件本质;而分割事件诉讼化审理可赋予共有人更充分的程序保障,并能合理化解分割事件上诉程序存在的逻辑难题,此为分割诉讼性质的二元化属性。分割诉讼中,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的切入点应为分割方法之确定,交错适用的结合点应为形式上形成之诉的定性。中国物权法未规定裁判分割方法的形成要件,法官审判的作业程序不重在认定形成权的要件事实,而重在直接实现其合目的性的“行政行为”,故将法规适用于事实的司法性格在分割诉讼中被淡化,共有物分割诉讼是形式上的形成诉讼。

English Abstract

陈磊.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引用本文: 陈磊. 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下的共有物分割诉讼[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CHEN Lei. The Action of Partitioning Res Communes Staggered by Procedural Doctrina and Non-contentious Doctr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Citation: CHEN Lei. The Action of Partitioning Res Communes Staggered by Procedural Doctrina and Non-contentious Doctr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00
参考文献 (4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