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

王延延

downloadPDF
王延延.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1-15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引用本文: 王延延.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1-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WANG Yanyan. Changes in the Discussion Mechanism of the Case—From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to the Judges Meeting[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51-15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Citation: WANG Yanyan. Changes in the Discussion Mechanism of the Case—From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to the Judges Meeting[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51-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延延(1991-),男,博士研究生,E-mail:sjtuwangyanyan@sina.com

  • 中图分类号:DF82

Changes in the Discussion Mechanism of the Case—From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to the Judges Meeting

  • 摘要:以审委会为代表的案件讨论机制的实践合理性正日益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审委会决策机制的功能限缩问题。在审委会实际角色作用逐渐转变的过程中,法官会议讨论程序逐渐浮现并得到制度化。法官会议所具有的“正反校验”作用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中法律适用的权威来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替代审委会规范法律适用的功能。法院内部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流变,反映的是法院内部权力集中度的差异,即从审委会的功能限缩到法官会议的制度化呈现出从集体决策权到集体讨论权的权力变迁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权力方面渐进的规模化、结构化、自主化,集体理性走向个体理性的过程得到强化。
  • [1] 顾培东.再论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构建[J].中国法学,2014(5):284-302.
    [2]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2):320-364.
    [3] 王伦刚,刘思达.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压力案件决策的实证研究[J].法学研究,2017(1):80-99.
    [4] 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60-72.
    [5]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3):233-265.
    [6] 徐向华课题组.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路径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2018(2):28-55.
    [7] 陈光中.审判公正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卫彬.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践与再造——基于A省B市中院审委会案件回流与分流的样态[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2):69-85.
    [9] HE X. Black hole of responsibility: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s role in a Chinese court[J]. Law&Society Review,2012(4):681-712.
    [10] 李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2000(3):87-94.
    [11] 肖仕卫.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的过程研究——以对某法院法官的访谈为素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2):28-37.
    [12] 李本森.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研究报告——基于18个试点城市的调查问卷分析[J].法学家,2018(1):165-178+196.
    [13]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4] 郑金雄.思明法院试行审判长联席会议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11-26(3).
    [15] 徐晶.审判试水法官联席会议[J].法律与生活,2005(3):45-46.
    [16] 吴彬.法官会议制度——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法官培养方式的新探索[J].法庭内外,2007(10):54-54.
    [17] 杨王鑫,曲艺.成都高新区法官会议搭建交流平台[N].人民法院报,2005-3-9(2).
    [18] 杨丽娟.专业法官会议运行机制"仪式化"色彩之反思[J].东方法学,2016(3):135-142.
    [19] 左卫民.中国法律实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20] 梁桂平.论专业法官会议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模式[J].法律适用,2016(8):95-100.
    [21] 曹炜,熊静.司法改革语境下的法官会议探析[J].法律适用,2015(9):25-29.
    [22] 李兆杰,牛艳.司法改革视域下专业法官会议的价值分析、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全国36个地方法院的专业法官会议实践的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79

    -86.
    [23] 李小梅.统一裁判尺度规范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8-01-13(1).
    [24] 叶向阳.试论审判长联席会议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功能实现[J].法律适用,2008(7):41-44.
    [25] 张俊文,粟正均,彭婧婕.专业法官会议咨询服务功能的实施机制研究——以部分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的专业法官会议运行现状为样本[C]//贺荣.深化司法改革与行政审判实践研究(上)——全国法院第28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282-293.
    [26]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司法改革中地方法院审判委员会宏观指导职能的重置——基于C省审委会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5(6):139-144.
    [27] 威廉·特文宁.反思证据:开拓性论著(第2版)[M].吴洪淇,樊传明,郑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8] 吴思远.法官会议制度若干问题剖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4):22-26.
    [29] 赖波军.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基于对四川省级地方法院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0] 侯猛.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展开的思考[J].法学,2010(8):126-136.
    [31] 王珊珊.健全完善主审法官会议机制提升司法裁判质量[N].人民法院报,2018-12-25(3).
  • [1] Ao, 贾萍萍, 张增一.社交媒体中公众对于人脸识别的认知与态度—— 基于Twitter相关话题讨论文本的质性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刘国栋.民法典背景下股权让与担保案件裁判路径的反思与再造.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161-168, 17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270
    [3] 熊炎.何种谣言更具传播力?——谣言内容、传谣意愿与谣言讨论热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 -.
    [4] 唐玲.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被告人异议权的知识解构与改革.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4): 165-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623
    [5] 周林.人民法院审判辅助业务外包的合法性控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 137-14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5463
    [6] 周详, 覃业坤.快播案一审判决的刑法教义学分析——与几位方家的商榷.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 150-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287
    [7] 邵栋豪.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困境与出路.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50-15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66
    [8] 王永茜.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刑法基础.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126-13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17
    [9] 车剑锋.刑事案件社会结构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19-124.
    [10] 李晓郛.中美DSB争端案件考察(2001-2013).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37-143.
    [11] 陆强, 陈伯礼.论我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制度的完善——兼议2011—2012年县乡人大代表选举.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127-134.
    [12] 周利敏.灾害情境中的集体行动及形成逻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82-88.
    [13] 薛继亮, 李录堂.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路径依赖和制度设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3-17.
    [14] 许恒周, 郭玉燕, 宁蕊蕊.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的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33-37.
    [15] 米加宁, 徐磊.关于公共政策研究范式问题的讨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6-20.
    [16] 杨宽, 庞华玲.论改革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81-84.
    [17] 董敏.一则美国刑事案件的语用预设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117-120.
    [18] 林镜兰.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若干问题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25-27.
    [19] 韩君玲.论日本审判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65-68.
    [20] 廖波, 丛青茹.形象权问题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28-3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732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1108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9-04-24
  • 刊出日期:2020-07-09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作者简介:

    王延延(1991-),男,博士研究生,E-mail:sjtuwangyanyan@sina.com

  • 中图分类号:DF82

摘要:以审委会为代表的案件讨论机制的实践合理性正日益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审委会决策机制的功能限缩问题。在审委会实际角色作用逐渐转变的过程中,法官会议讨论程序逐渐浮现并得到制度化。法官会议所具有的“正反校验”作用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中法律适用的权威来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替代审委会规范法律适用的功能。法院内部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流变,反映的是法院内部权力集中度的差异,即从审委会的功能限缩到法官会议的制度化呈现出从集体决策权到集体讨论权的权力变迁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权力方面渐进的规模化、结构化、自主化,集体理性走向个体理性的过程得到强化。

English Abstract

王延延.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1-15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引用本文: 王延延. 论法院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变迁——从审判委员会到法官会议[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51-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WANG Yanyan. Changes in the Discussion Mechanism of the Case—From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to the Judges Meeting[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51-15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Citation: WANG Yanyan. Changes in the Discussion Mechanism of the Case—From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to the Judges Meeting[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3): 151-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431
参考文献 (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