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

唐葆君 吴郧 王崇州 邹颖

唐葆君, 吴郧, 王崇州, 邹颖.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引用本文: 唐葆君, 吴郧, 王崇州, 邹颖.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TANG Baojun, WU Yun, WANG Chongzhou, ZOU Ying. High-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in 31 Provinces (2012—2022)[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Citation: TANG Baojun, WU Yun, WANG Chongzhou, ZOU Ying. High-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in 31 Provinces (2012—2022)[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934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F0307000);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双碳科技创新项目(2022JXST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唐葆君(1972—),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tbj@bit.edu.cn

    吴郧(1996—),女,博士研究生,E-mail:yunwuecho@163.com

    王崇州(1997—),男,博士研究生,E-mail: adrian0923@163.com

    邹颖(1997—),女,博士研究生,E-mail:zyingbit@163.com

  • https://www.mnr.gov.cn/zt/dj/xxgc20d/pljd/202211/t20221119_2766884.html。
  • 中图分类号: F426

High-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in 31 Provinces (2012—2022)

  • 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因地制宜推动区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引导各省能源发展增强对标意识和赶超意识,亟需构建一套可追踪、可评估、可勘测的中国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从能源保供、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四个维度展开,界定16项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指标,以此对中国31个省份2012—2022年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动态演变进行测算分析,并预测2023年变动趋势。结果显示:中国整体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小幅波动中稳步向高水平迈进,并呈现省际差异缩小态势。2022年,广东、江苏、北京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标杆省份;山西、内蒙古在能源稳价保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四川在应急、调峰等系统调节方面能力严重不足。预期2023年头部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稳定,尾部省份稳中向好,而中后部省份有下降趋势。
    注释:
    1)  https://www.mnr.gov.cn/zt/dj/xxgc20d/pljd/202211/t20221119_2766884.html。
  • 图  1  全国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核密度分布

    图  2  2022年各省能源高质量水平排行(左)及2023年变动预测(右)

    注:右侧块为马尔科夫转移概率,色块颜色越深概率越高。

    图  3  2022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四维度表现

    表  1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正负性
    能源保供储 备煤炭储量正向
    稳 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加率正向
    持 续能源工业投资正向
    可 靠能源自给率正向
    能源消费节 约人均能源消费量负向
    高 效单位GDP能耗负向
    减 污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负向
    降 碳终端电气化水平正向
    能源结构开 源电力装机总量正向
    低 碳原煤占能源生产比重负向
    清 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正向
    多 元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正向
    能源技术人 力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正向
    资 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正向
    创 新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正向
    转 化技术交易成交额正向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22年各维度发展代表性省份

    能源发展维度发展代表性省份
    能源保供山西、内蒙古
    能源消费安徽、云南
    能源结构广东、云南
    能源技术江苏、北京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12—2022年各维度提升代表性省份

    能源发展维度提升代表性省份
    能源保供陕西、河北
    能源消费安徽、陕西
    能源结构河南、北京
    能源技术山东、湖南
    下载: 导出CSV
    Baidu
  • [1] 章建华. 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N]. 中国电力报, 2022-05-20(1).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 2020. [EB/OL]. (2022-12-21)[2023-01-10].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1/content_5571916.htm.
    [3] 谢克昌. 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考和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1): 1-6.
    [4] GUNNARSDÓTTIR I, DAVIDSDOTTIR B, WORRELL E, et al.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cept and emerging themes[J/OL].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1, 141: 110770. https://econpapers.repec.org/article/eeerensus/v_3a141_3ay_3a2021_3ai_3ac_3as1364032121000654.htm.
    [5] 代红才, 张运洲, 李苏秀, 等. 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路径研究[J]. 中国电力, 2019, 52(6): 27-36.
    [6] 杜忠明. 把握现代能源体系内涵 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EB/OL]. (2022-03-25)[2022-12-12]. 中国电力新闻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TU0MTM4OA==&mid=2652118721&idx=2&sn=cbe55d84be8378b09b1b74bc9d7807a4&chksm=8d0ceca2ba7b65b410d98ace292a6e1a74c6b34e3da7dd7f20eff290ebcba307bb0203e3aaa7&scene=27.
    [7] 陈国平, 董昱, 梁志峰. 能源转型中的中国特色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分析与思考[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17): 5493-5506. 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84
    [8] 王科, 李晨馨, 王家钰, 等.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2010—2018)[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9-2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426
    [9] 于洪丽. 长江经济带省域绿色能源效率水平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 2017(8): 59-62. doi:  10.13546/j.cnki.tjyjc.2017.08.015
    [10] 李荣杰, 李娜, 张静, 等. 地区能源结构低碳化差异的收敛机制及影响因素: 基于加权多维向量夹角指数[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 35(10): 90-99. doi:  10.3969/j.issn.1007-3116.2020.10.011
    [11] BRODNY J, TUTAK M. Assessing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nalyzing its diversity[J/O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801: 149745. https://www.nstl.gov.cn/paper_detail.html?id=56dc365d3f336f9d9be714afcd2a6a06.
    [12] ELAVARASAN R M, PUGAZHENDHI R, IRFAN M, et al. A nove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7 composite index as the paradigm for energy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from Europe[J/OL]. Applied Energy, 2022, 307: 11817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261921014446.
    [13] 向铮, 刘希玉, 肖丁丁.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初步评价及指标应用[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2): 168-173. doi:  10.3969/j.issn.1003-4145.2016.02.023
    [14] 周四军, 戴思琪. 长江经济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聚类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39(10): 116-124. doi:  10.3969/j.issn.1004-910X.2020.10.014
    [15] 锁箭, 汤瑞丰. 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 技术经济, 2020, 39(5): 125-133. doi:  10.3969/j.issn.1002-980X.2020.05.014
    [16] 闫庆友, 魏琪峰. 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空间非均衡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16-25. doi:  10.14092/j.cnki.cn11-3956/c.2022.04.003
    [1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2795号)[EB/OL]. (2016-12-29)[2022-12-12].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704/t20170425_962953.html.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10号) [EB/OL]. (2022-03-22) [2022-12-12]. http://zfxxgk.nea.gov.cn/2022-01/29/c_1310524241.htm.
    [19] 国家能源局.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1〕58号) [EB/OL]. (2021-11-29) [2022-12-1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03/content_5683361.htm.
  • [1] 马永霞, 葛于壮.  从权力本位迈向权利本位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6): 180-18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1027
    [2] 张平淡, 屠西伟.  制造业集聚与雾霾:基于能源消费的异质性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6): 30-4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871
    [3] 陈浩, 罗力菲.  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27-4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783
    [4] 唐葆君, 吴郧, 邹颖, 陈俊宇.  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2): 9-1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260
    [5] 刘晓龙, 崔磊磊, 李彬, 杜祥琬.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1-8.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522
    [6] 周杰琦, 梁文光.  环境规制能否有效驱动高质量发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1-1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314
    [7] 廖华.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问题与应对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 1-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300
    [8] 樊静丽, 魏世杰, 张贤.  2015年中国能源流与碳流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40-4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997
    [9] 樊静丽, 王蓬涛.  2013-2014年中国能源流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41-4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06
    [10]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45-5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7
    [11] 邹艳芬.  “区域能源消费”研究框架的国内外比较——基于共词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 36-4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505
    [12] 仇焕广, 严健标, 江颖, 李登旺.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10-15.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02
    [13] 戴彦德, 吕斌, 冯超.  "十三五"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节能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1-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101
    [14] 张华, 魏晓平.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约束与解约束:理论与实证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53-5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08
    [15] 赵领娣, 李瑞琦, 胡明照, 杨明晔.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8-27.
    [16] 邹艳芬.  能源消费波动特征分析——基于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38-42.
    [17] 曲卫华, 颜志军.  能源消费对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影响——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33-41.
    [18] 宁亚东, 蔡靖雍, 丁涛.  我国城市住宅能源消费特征研究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26-33.
    [19] 吴巧生, 汪金伟.  世界能源消费收敛性分析——基于Phillips & Sul方法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40-45.
    [20] 马晓微, 崔晓凌.  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 .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5.
  • 加载中
图(3) /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1-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3-14
  • 刊出日期:  2023-03-15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934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F0307000);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双碳科技创新项目(2022JXST04)
    作者简介:

    唐葆君(1972—),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tbj@bit.edu.cn

    吴郧(1996—),女,博士研究生,E-mail:yunwuecho@163.com

    王崇州(1997—),男,博士研究生,E-mail: adrian0923@163.com

    邹颖(1997—),女,博士研究生,E-mail:zyingbit@163.com

  • https://www.mnr.gov.cn/zt/dj/xxgc20d/pljd/202211/t20221119_2766884.html。
  • 中图分类号: F426

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因地制宜推动区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引导各省能源发展增强对标意识和赶超意识,亟需构建一套可追踪、可评估、可勘测的中国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从能源保供、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四个维度展开,界定16项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指标,以此对中国31个省份2012—2022年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动态演变进行测算分析,并预测2023年变动趋势。结果显示:中国整体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小幅波动中稳步向高水平迈进,并呈现省际差异缩小态势。2022年,广东、江苏、北京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标杆省份;山西、内蒙古在能源稳价保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四川在应急、调峰等系统调节方面能力严重不足。预期2023年头部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稳定,尾部省份稳中向好,而中后部省份有下降趋势。

注释:
1)  https://www.mnr.gov.cn/zt/dj/xxgc20d/pljd/202211/t20221119_2766884.html。

English Abstract

唐葆君, 吴郧, 王崇州, 邹颖.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引用本文: 唐葆君, 吴郧, 王崇州, 邹颖.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TANG Baojun, WU Yun, WANG Chongzhou, ZOU Ying. High-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in 31 Provinces (2012—2022)[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Citation: TANG Baojun, WU Yun, WANG Chongzhou, ZOU Ying. High-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in 31 Provinces (2012—2022)[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25(2): 17-2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9065
  • 目前,中国能源发展从总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新阶段,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结合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仍面临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控制碳排放任务艰巨、能源科技整体水平与能源结构转型要求不适应、世界能源地缘关系日趋复杂等诸多挑战。纵观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各国纷纷制定更加积极的低碳转型战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整体呈现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能源供需格局重大变化、能源技术创新活跃、能源走势变数增加等特征。为积极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也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积极促进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中国能源高质量的整体有效提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为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国家安全水平等,首先需要明确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全面识别能源系统的多维发展路径。其次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能源资源禀赋不同,不同省份存在不同的能源问题矛盾和发展水平差异,需要针对不同能源维度、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进和发展[2]。坚持全国一盘棋,统揽全局,协调推进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一套可追踪、可评估、可勘测的中国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安全为本、节约优先、绿色低碳、主动创新四大战略取向界定四个维度,并进一步对能源高质量发展16项关键内涵指标进行测算,旨在监测全国能源体系多维转型进程,同时对各省能源发展的动态演进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预判,识别各省能源发展优势和劣势,引导省级能源发展增强对标意识和赶超意识。

    • 国内外已有研究从理论角度论述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内涵理论和实施路径,如围绕能源服务、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安全展开,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复杂概念[3-4];以电为中心视角刻画能源系统,探讨能效高、结构优、安全有保障的能源高质量发展主要特征[5];把握安全、绿色、创新、民生四个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主攻方向,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6];适应中国能源转型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基本原则,包括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等[7]。这些研究体现了能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系统,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路径,其包括但不仅限于绿色、低碳、安全、创新等等。因此,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界定有待明确,同时,现有研究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定量评价方面尚不全面和深入。

      综合已有的定量实证研究来看,一方面,能源发展相关评价指数通常侧重于对能源发展单一维度的衡量,如突出能源效率对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能源环境压力的双重作用,测算省级综合能源经济效率水平[8],或增加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绿色能源效率水平测度[9],还有侧重能源结构低碳化、能源经济环境协调维度[10],或是相近概念包括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安全领域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价[11]。这类研究给本指数内涵测算提供了借鉴,但对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表征不够全面和深入。随着能源转型进程深化,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推广可再生能源导致能源体系特征发生重大转变,安全保障经济社会能源需求成为重要前提,这一挑战性目标也对技术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但以往研究对这两个维度的衡量体现较弱。另一方面,现有能源高质量发展测度往往从国家层面评价分析,或针对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对比视角。如针对欧洲40个国家,综合清洁能源转换、能源安全、能源可得性、能源强度和碳强度构建能源系统改善绩效指数[12]。或基于能源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经济、社会、机构、环境四个综合系统测度中国全国层面能源发展现状[13]。或针对长江经济带省份,通过能源发展条件、能源—生产协调、能源清洁低碳三个稀疏主成分测算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14]。以及从绿色能源投资、生产、消费和减排四个系统对各省2017年的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静态测度和对比[15]。以上研究侧重于评价能源与民生—经济—环境协同发展的结果,但难以体现中国各省份在能源体系多维改革路径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差异和特点。2022年一篇最新研究构建了全国29个省市能源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6],但其中忽略了技术创新这一维度,而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步伐、突破重大关键能源技术是能源转型发展不竭动力的重要支撑。综上,面向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需要一套符合系统发展观的指数工具,既要衡量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要监测能源高质量转型的路径过程,还要体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趋势。立足于中国广域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各省发展差异,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能源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需建立一套系统发展观下的省级层面动态多维度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以便对不同省份的能源高质量发展进程和优劣进行研判和路径指导。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在联合发布的《能源生产和革命战略(2016—2030)》报告中提出,面向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中国能源转型应以保障安全为出发点,以节约优先为方针,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主动创新为动力[17]。本报告将四大战略取向分别落实到能源保供、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四大维度,结合《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18]《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19]等政策文本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对每个战略取向的发展内涵进行进一步细化,包括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能源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能源、经济紧密结合等。

      四大维度具体内涵界定和代表性指标选取如下:一是能源保供维度强调煤炭等基础保障能源增储上产,不断增强能源总量稳定供应;同时投资建设能源输送、能源储备设施,提升安全输送保障能力,进而实现能源储备、稳定、持续、可靠多重发展。二是能源消费维度要完善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强化能耗强度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完善细颗粒物等污染防治;通过终端电能替代等电气化发展,主动控制碳排放,从而实现节约、高效、减污、降碳的能源消费。三是能源结构维度强调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生产规模和比重,推动煤炭有序退出、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和能源多元化供应;坚持能源绿色生产、强化矿山等能源开发利用场所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从而实现开源、低碳、清洁、多元的能源结构转型。四是能源技术维度强调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步伐,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着力突破重大关键能源技术,同时利用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完善能源技术的人力、资本、创新、转化等方面发展。综合上述内涵界定,权衡指标设置科学性和数据可得性,最终选定16个代表性三级指标,构建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监测体系,具体指表体系如表1所示。

      表 1  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正负性
      能源保供储 备煤炭储量正向
      稳 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加率正向
      持 续能源工业投资正向
      可 靠能源自给率正向
      能源消费节 约人均能源消费量负向
      高 效单位GDP能耗负向
      减 污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负向
      降 碳终端电气化水平正向
      能源结构开 源电力装机总量正向
      低 碳原煤占能源生产比重负向
      清 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正向
      多 元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正向
      能源技术人 力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正向
      资 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正向
      创 新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正向
      转 化技术交易成交额正向
    • 本文以2012—2023年31个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国家统计局、各省能源统计年鉴、自然资源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等官方平台和公开渠道获得2012—2022年三级指标实际数据,首先对部分缺失省份或年份数据利用插值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法补齐;其次,在负向指标数据正向化和极小极大值标准化处理后,采用TOPSIS合成法测算各维度得分和综合维度得分;最后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各省2023年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上升、下降或平稳状态进行趋势预判。利用指数测算结果进行纵向历史趋势动态演进分析、横向面板分值对比分析、维度发展关联逻辑分析等,把握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情况,洞悉省级能源发展差异以及总结能源高质量推动经验,为政府监督和政策路径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为客观评价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总体状况,增强省级能源体系发展对标意识、赶超意识,本文从全国总体水平、省份发展排行、维度差异分析、政策实施经验等视角进行系统分析,树立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优异典型和提升典型,引领不同发展阶段省份因地制宜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

      1. 2012—2022年全国整体能源高质量发展动态演进

      2012—2022年31个省份的能源高质量水平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纵轴表示年份,竖轴表示特定水平下的省份核密度分布。2012年以来,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在小幅波动中稳步向高水平迈进,其中2019年综合表现最优,但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整体左移,到2022年止住回落趋势,进入平稳状态。此外,2015年后密度曲线峰值攀升,表明各省份得分逐渐趋同,省际间能源高质量发展差异缩小。同时,曲线整体“右拖尾”趋势表明,仍有小部分省份的能源高质量发展远超平均水平,头雁效果明显。

      图  1  全国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核密度分布

      2. 2022年各省排名及2023年水平变动预测

      2022年各省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排行显示(图2左),广东、江苏、北京位列前三,且分值均处于自身历史平均水平之上;同时,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显示(图2右),2023年排行前五的省份有较大概率维持现有能源发展水平。2022年西藏、重庆、江西能源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低于自身历史均值。其中,西藏和重庆在2023年有较大提升可能性。处于能源高质量发展中等水平的省份较多,特别是云南等排名位于15~27的省份,近期发展水平有下降趋势。

      图  2  2022年各省能源高质量水平排行(左)及2023年变动预测(右)

      3. 能源高质量发展与能源技术发展紧密相关

      各省2022年各维度能源高质量水平如图3所示,能源消费维度的省份间发展差异最小,但能源技术创新维度发展差距较大,应是政策扶持关注的重点。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广东、江苏、北京等前列省份主要依靠显著的技术创新优势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而海南和一些西部省份则亟需重视技术维度改进,在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需政策支持。前三强省份的能源保供维度是发展短板,有待提升,前五强省份中仅山东的各维度发展较为均衡,可作为能源工业大省份高质量发展的范例。

      图  3  2022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四维度表现

      4. 2012—2022年各维度代表性省份及发展经验

      2022年各维度发展代表性省份如表2所示。面对国内经济复苏、国际能源危机、极端天气增加等不确定因素,能源供应安全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在能源保供维度上山西、内蒙古表现优异。内蒙古细化退煤政策,建立应急煤炭储备制度,提升外省运销效率,实现挖潜增效。如,2022年8月内蒙古新朔铁路公司新增15家保供中长期协议煤企客户,新建准格尔—吉林铁路线缓解东北地区保供运力压力。2022年4月和7月内蒙古分别承担了十个省区4 540万吨进口煤替代和2 950万吨的保供任务。山西2022年持续推进增储上产,全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近1/3,率先超额完成电煤供应中长期合同全量签约任务(达62 958万吨)。如,山西2022年建成投运晋北—江苏等特高压外送通道,强化省际运销能力,仅一条线路8月外送电量就达到49.8亿千瓦时;晋能控股集团通过提高机组利用小时将送电量提升51.4%,稳守晋电外送江苏的电力大动脉,有力保障了电力外送以及国家能源安全。2022年内蒙古、山西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表 2  2022年各维度发展代表性省份

      能源发展维度发展代表性省份
      能源保供山西、内蒙古
      能源消费安徽、云南
      能源结构广东、云南
      能源技术江苏、北京

      在能源消费方面,各省表现差异相对较小。安徽、云南等省份主要依靠提升电气化水平促进了能源消费侧的节能低碳。从能源结构角度看,广东、云南等省份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和占比结构,能源供应结构绿色低碳水平较高。然而,伴随新能源生产能力提升的是能源供应缺口风险加剧,这种冲突凸显了能源保供在能源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例如,四川大幅依赖水力发电,但以可再生电力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基础薄弱,应急、调峰、备用电源配比低,系统调节能力不足,2022年夏季水力发电量受极端天气影响大幅下降,水电缺口难以弥补,造成短期内工业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损失。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广东、江苏等省份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水平均居高位;北京则在技术市场成交总额上居于首位。

      2012—2022年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升最大的省份同样值得分析借鉴(表3)。陕西煤炭储量和能源生产增长率持续攀升,大力提升了能源保供维度的发展。安徽通过人均能源消费量的有效控制提升了能源消费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河南污染治理投资和非化石能源生产规模均大幅增加,带动了能源结构清洁绿色低碳转型。山东、湖南等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市场成交额逐年扩大,能源技术发展质量提升明显。

      表 3  2012—2022年各维度提升代表性省份

      能源发展维度提升代表性省份
      能源保供陕西、河北
      能源消费安徽、陕西
      能源结构河南、北京
      能源技术山东、湖南

      5. 综合提升前三强省份参考经验

      综合提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陕西、河北和山东。山东主要依靠构建源技术标准体系;河北主要通过推进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建设;陕西重点关注优煤、扩油、增气来强化保障能力建设。山东经验为技术维度发展较弱的省份提供了参考。截至2022年山东累计参与国家标准近180项、行业标准近200项、相关领域地方标准150余项,有效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河北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省份提供了借鉴。2022年河北通过超5 000亿专项贷款保障新能源融资需求,大力发挥新能源产业开发和上游装备制造的支撑作用。陕西为传统能源大省增强保供提供了参照。陕西主要通过加强电力、煤炭、铁路等多部门协调统筹、出台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制度、全力扩油、增气、提煤、拓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有效增强能源保供能力。

    • 中国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安全为本、节约优先、绿色低碳、主动创新四大战略取向设置能源保供、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四个维度,界定了16项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指标,为省级能源发展监测、预判和引导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及建议如下:第一,2012年以来,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小幅波动中稳步向高水平迈进,2019年综合表现最优,2022年止住疫情期间的回落趋势,进入平稳状态。第二,2022年广东、江苏、北京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标杆省份,主要依靠技术维度的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市场成交总额等创新优势;能源技术维度的省际发展差异较大,海南和一些西部省份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仍需政策扶持。第三,2022年,山西、内蒙古通过增储上产、提升能源外送能力,在全国煤炭稳价保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陕西、河北、山东可作为能源大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提升的范例。第四,预期2023年头部省份水平稳定,尾部省份稳中向好,而中后部省份有下降趋势。各省可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定位上升空间较大的能源维度,锚定标杆省份,刺激自身进步并带动其他维度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