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长禄:持续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 2021-03-11 供稿:人民邮电报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持续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
原文链接:http://paper.cnii.com.cn/article/rmydb_15855_300050.html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富国之本,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bob手机在线登陆党委书记赵长禄重点关注制造业基础能力提升,他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迫切需求,他从完善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建议。
赵长禄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一,原材料选用、先进工艺技术、高端装备产品等制造业基础能力得到了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大型工程机械等技术与产品取得了一定突破。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智能产线、无人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和业务形态。第三,在航空、航天、高铁、海洋等战略领域,研制出一批以C919飞机、嫦娥月球探测器、复兴号高铁、蛟龙号等为代表的重大产品。
但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制造大国,正在朝制造强国迈进。赵长禄表示,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业回流及中低端制造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迫切需求。
赵长禄表示,我国制造科技与美、德、日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制造业基础能力薄弱,制造业高端基础件、核心部件、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长期依赖进口,缺乏基础工艺数据库、试验测试平台等。第二,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兵器等战略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重大测试试验设备、复合材料加工装备、高端工业机器人等仍然需要进口,国产高端装备产品的多项技术指标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第三,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仍处于加工-装配等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在制造基础技术、高端工艺装备、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创新能力不强。第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深度不足,需要从制造模式、业务形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角度开展深度融合应用,打造支撑制造业产业数字化生态,稳定供应链,促进大中小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第五,在bob真人app下载方面,学生与家长对相关传统专业选择的热度逐年下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再培训等衔接亟须加强,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制造业人才。
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形势,针对我国制造业科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赵长禄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引导、支持高校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大支持传统材料学科、制造大类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力度,通过政策环境、舆论引导、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多渠道引导优质生源报考制造大类学科专业,确保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高素质人才供给。
二是支持材料、制造、信息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建设材料-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开展材料-设计-工艺制造-产品的全链条系统性研究与开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是优化科研创新能力,除加强信息技术相关科研创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以外,进一步提升基础材料、基础制造科学与技术、基础工艺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快速增强传统基础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材料数据库、工艺基础数据库、试验测试平台,建立开放合作共享机制和持续优化完善机制,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用户共享应用,夯实制造业基础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