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的创新团队
发布日期:2006-02-24 阅读次数:
记bob手机在线登陆毛二可院士及率领的创新团队
《科技日报》2006年1月26日
http://www.stdaily.com/gb/education/2006-01/26/content_482001.htm
本报记者李凝
bob手机在线登陆雷达所从国情出发所进行的新体制雷达的研发,已经和国外所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雷达前沿技术问题不谋而合,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说明在雷达技术的研究上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在这种缩小或是追赶中,既蕴含了以毛二可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雷达科技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贡献与追求,也记录下了由毛院士所缔造的一支创新团队的成长、拼搏和创新精神的传承———
在bob手机在线登陆,细心者就会发现,4号楼的灯光经常是彻夜长明,一群由7名博导带领的创新团队,为了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新体制雷达正在辛勤而忘我地工作着。然而,记者在北理工采访时,从这些博导嘴里听到最多的还是他们对自己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的赞颂,他们诉说着毛院士人格的魅力、精神的闪光、团队的建树以及事业的开创。
创新团队的建树者
平易近人、亲切随和的毛院士,是我国第一批雷达专业的大学生,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他从未离开过毕生热爱和为之奋斗的雷达事业,即使是在教学科研陷入全面瘫痪的文革时期,他仍埋头于实验室的工作甚至不怕背上“走白专道路”的罪名。对一份事业的深深眷恋,随着文革阴云的散去,在他身上迸发出积蓄已久的科研热情。
每周7个工作日,晚上加班加点,寒暑假、节假日难得休闲,20多年来已成为毛院士雷打不动的作息习惯。为了证明雷达创新理论的正确,他做试验坚持事必躬亲,无论是在海军基地的码头,还是部队驻地的靶场,总会看到他上上下下、跑前跑后那忙碌的身影;喜欢动手的他,60开外时仍然奋斗在科研试验的第一线,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冽冽的严冬,他曾经骑着自行车作为雷达的目标来回奔跑,曾经亲自长途驾车往返于试验基地。对科研的执著让他以苦为乐,也让他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6项国家发明奖的获得可以说是对毛院士领导的雷达研究室(后改为雷达研究所)长期坚持开拓创新的一种回报,1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也不失他们为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证明。其中“模数混合动目标显示系统”获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的全数字化动目标信号处理机研制成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但是提起以往的这些成就与贡献,他却说得很轻松:“我只不过是一直没离开过雷达这个专业,经验多一些,而且喜欢做科研。”他总是把自己看得很平凡,学生们都说他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出差在外,行李自己提,奖金的分配优先考虑在科研一线的年轻人,学校分给了他一间面积较大的办公室,他让给了更需要的老师和同学。他更不愿意媒体多宣传自己,但是谁要跟他说起雷达来,他经常会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忘却了吃饭的时间。
要为国家做大贡献就需要团队来完成
雷达科研事业如何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老一代科研工作者拼搏奉献的精神如何传承?随着雷达研究所争取到了更多的研究课题,承担了更艰巨的国防科研任务的时候,在毛院士的头脑中,建设创新团队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目前学科互相渗透,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要想承接比较大的科研项目,解决比较大的难题,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建立一支团结的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这支队伍应当是在长期的科研攻关中锻炼形成的的集体,团队的每个人既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又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他认为,现在高校的“项目负责制”,基本上是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管理体制。这种分散的科研状况,比较适合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但是要搞综合性的大项目,进行工程研究和技术创新,五六个人的课题组,相互交流的面显得过于狭窄,必须由一支创新团队担负起来,所以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应仅局限于“项目负责制”。而且在我国目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高校除了进行知识创新外,更要完成技术创新的艰巨任务,而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一支高素质创新团队的建立。
创新团队的凝聚力
人才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也是凝聚团队战斗力的关键,毛院士将希望寄托在那些优秀的博士生身上。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正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毕业的硕士生,如果到大公司去干,月薪5000元,但是留校的博士,住的是筒子楼,工资最多千元。待遇上的巨大反差,使当时的高等学府很难留下渴望的人才。
然而就在高校人才纷纷外流之际,却有五六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逐渐地聚拢在毛院士的麾下,成为一支创新团队的骨干力量。龙腾、高梅国、吴嗣良、曾涛、赵保军……这几位在刚过而立之年不久就被破格提拔的教授、博导,近几年,他们中有的成为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有的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还有的被评为跨世纪优秀人才,并分别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团队中坚力量的向心力从何而来呢?
谈起毛院士对人才的珍惜和爱护,大家总爱聊起高梅国的故事。现为北理工雷达所副所长的高梅国,的确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才走进了雷达研究所。他在读博期间,毛院士就看好他具有很强的独立科研能力,所以博士一毕业,非常希望他留校,可沿海城市的诱惑力让他选择了珠海。然而到那里才知道,环境和条件与对方的承诺相差甚远,于是,他希望回校工作。没想到这重新的选择,却使问题变得复杂化。首先是进京户口,在当时的情况下,户口一旦出去很难进来;二是学校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及住房都解决不了。但这些“拦路虎”都没有难倒毛院士引进人才的决心。没有工资,从所里的奖金中给他发工资,没有住房,在外边帮他租房住,户口进不来,与学校人事处一起为他跑户口。经过两年的奔波,高梅国才终于“落户”在雷达所。回校后,作为团队的骨干,他挑头完成了多项重大课题。
“一方面是毛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勤奋求实做科研的人格魅力的感召,另一方面是我们能够在有所作为的雷达事业中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坐标。”雷达研究所所长龙腾的话揭示了这种向心力的内涵。
说起事业的感召,龙腾所长一个很深的体会是毛院士培养学术带头人的三部曲:“第一步,扎实基础,对博士生来说就是系统概念的扎实;第二步,培养创新能力;第三步,学会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统领全局。这其中,融入了毛院士对年轻人的精心栽培。在读博期间,毛院士带着我们从科研的基础干起;博士一毕业,马上就让我们担任起项目负责人。比如,1995年我博士毕业留校,1997年刚有了高级职称,就担任了信号处理机3个课题的负责人;又比如,在脱靶量测量系统的课题研究中,毛院士10年磨出这一‘剑’后,一个1400多万元的合同,就由同样毕业不久的吴嗣量领衔完成。不仅项目让我们牵头,待遇向科研一线的年轻人倾斜,而且为我们创造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逐渐树立起我们在同行中的知名度,这一切,萌发着我们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现在,这bob真人app下载的三部曲,又通过我们传承下来。博士生留校一两年就开始接手几百万的项目。”在这种统一和谐的氛围里,年轻人感到事业上有奔头,博士毕业生李海说:“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这里得到回报。”
团队建设的机制也是凝聚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毛院士关于团队建设的理念通过一套大团队集中管理的模式予以实施。7名博导组成一个教授委员会,雷达所的发展方向问题、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由教授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项目实行统一分配,经费进行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拨,许多项目都是编队组合来完成,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既有分工,更有合作。
“集中管理的最大好处是,对于我们认定的要进行前期研究的项目,可以统一调拨人力资源及进行资金前期投入,或通过成熟技术的产业化去支持前瞻技术的研究,比如,对于脱靶量测量系统的研究,前期科研经费很少,而来自于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的转让经费就支持了脱靶量的长期研究,使之10年攻关终于拿下这一坚固的科研‘堡垒’。另外,依赖于这种大团队集中管理的模式,所里两条腿走路,近30%%的人员从事新体制雷达前沿课题的研究,70%%以上的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并有专人负责推广应用,使所里形成一种自我生存、自主造血的良性循环。雷达所的科研经费每5年增加一倍,去年已达到4000万元。”龙腾所长介绍说。
创新团队的主攻方向———新体制雷达
“雷达是二战时期战胜法西斯的一件法宝。”这是丘吉尔对雷达的评价。因为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和测距的一种装置,所以也有人说,如果早期有了雷达的发明,就不会导致泰坦尼克号悲剧的发生。二战时期,雷达技术的发展开始趋于成熟,但是随着美国数学家仙农发表著名的“信息论”以及信息论被应用于雷达,才真正引发了雷达技术的革命。从上世纪中叶起,各种新体制雷达开始层出不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的雷达技术已经形成了高分辨、相控阵、雷达成像、分布式、智能化、数字化等多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格局。
在当今世界以研发各种新体制雷达为主导的科技前沿中,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雷达科技工作者的一席之地。毛院士不仅自己长期追踪着国际新体制雷达的前沿阵地,而且像航船的舵手那样,把握着整个创新团队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从学术和战略而言,就是研发各种新体制雷达;从学风和战术来论,是结合国家需求进行系统和技术创新。
毛院士曾多次阐述他的观点,国内的几个大的雷达研究所的强项在雷达的大工程、大机械件方面,但这并非高等学校的优势。高等学校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同行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为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就要发挥智力密集型的优势,在研制新体制雷达上下功夫。
“毛院士带领我们从事的技术创新,其创新源并非来自书本或外文资料,更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国外的技术路线,而是一种来自实践的创新精神。他总是从我国国防建设的亟待需求中,特别是从部队对雷达新技术的迫切期待中,敏锐地找到创新点,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攻关,并且重在积累。”博士生们深有感触地说。
这几年,毛院士学术思想的活跃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与以往不同的是,脱离了所领导岗位后,使他更专注于雷达前沿技术的研究,并且将创新的思维更多地通过几位年轻的博导们带领研究生予以实施。例如,合成宽带高分辨雷达、全时空雷达、相控阵雷达、脱靶量测量系统、相参雷达、通用化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等新体制雷达的研究方向都是由毛院士提出或取得了前期成果,经过创新团队的后期研发,现在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成果,并且大部分已经应用在我国的国防建设中。
脱靶量测量系统不仅能测出炮弹或导弹脱靶的距离,而且能准确地测出其运动的轨迹,现已在部队批量应用;通过合成宽带实现高分辨的雷达、全时空雷达这两个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合成宽带高分辨雷达已经在很多雷达、导弹上应用;雷达所开发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通用化的嵌入式信号处理技术,彻底改变了雷达信号处理机传统的制作工艺,避免了专用雷达信号处理机的重复研制工作,满足了大多数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信号处理能力从几百亿次/秒到上千亿次/秒,这种通用化的数字处理技术平台,已经应用在雷达、导航以及卫星遥感中。
去年10月,龙腾所长到美国、加拿大的一些知名大学进行了一次国际交流,这次的国外之行给他一个最深的体会是:雷达所从国情出发所进行的新体制雷达的研发,已经和国外所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雷达前沿技术问题不谋而合,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说明在雷达技术的研究上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关新闻
bob手机在线登陆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在校内设立学科特区。其中雷达研究所所属的信息科学,以及车辆、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化学物理成为该校在三年至五年内建成的学科特区。本着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流学科的宗旨,北理工尝试以学科特区的方式,对少数能特别迅速地产生标志性成果,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能起到特别重要作用,对我国国防建设以及国家与北京等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服务能起到特别作用的学科,给予特殊的政策,包括对人、财、物给予特殊的支持,同时允许这些学科可以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办法、手段等,以取得特殊的建设成果。并且提出,通过学科特区建设汇聚队伍,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