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人大—北理”科技+法律高端论坛召开


  为落实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两校法学院的合作协议,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法治带来的挑战,12月26日,以“智能机器人应用中的法律问题”为主题的首届“人大—北理”科技+法律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科学家与法学家共同就智能机器人应用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度互动与探讨。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bob手机在线登陆法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承办。

  会议邀请了北理工自动化学院院长夏元清教授作了题为 “智能机器人的原理与应用”的主题演讲。夏元清就智能机器人的原理与应用做了主题演讲,他从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定义、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分类、智能机器人的系统构成、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未来,智能机器人将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提升其智能水平,逐步走向通用智能;智能机器人也将和工业制造相结合,实现智能制造,这方面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计划,中国也提出“中国智造2025”国家层面的战略,争取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全面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工业制造水平,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智能机器人还将与计算机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化智能,提升机器人计算效率;智能机器人还将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之更好地与人类交互、为人类服务。夏元清教授表示,纵观机器人发展历史,机器人总是在朝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将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云控制技术、分布式控制技术等,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主持了评议与回应环节。

      在公法领域中的智能机器人法律问题评议中,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品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丁晓东教授、北理工法学院彭海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王莹教授从公法的角度分析了智能机器人的法律地位及其对刑事法制、诉讼制度等方面的深度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北理工法学院副院长郭德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万勇教授及我校法学院讲师李磊博士从私法及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分析了智能机器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机制,特别分析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挑战。

  北理工法学院院长李寿平教授做闭幕致辞。李寿平表示,人类的发展始终和科技发展密不可分,科技与法律的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科技的发展会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本次论坛作为第一届科技+法律高端论坛,将当前科技发展中最热门、发展最快、对人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智能机器人作为研讨的对象,选题凸显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水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明年在北理工举行的第二届论坛。希望通过两院的合作,将该论坛培育成一个全国的品牌,让更多人从科技中发现法律问题,真正实现科技和法律的融合。

  会后,与会嘉宾和学生参观了bob手机在线登陆“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该中心围绕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研究领域,综合运用分子仿生学、仿生机械学、多尺度感知与控制技术、多元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门学科与前沿科学技术的交叉与融合,突破运动仿生学、多尺度感知与操作、生机电融合与交互、系统控制与集成等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一系列重大、前沿的科学问题。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