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结构材料瓶颈技术研讨会在北理工举办
发布日期:2019-05-15 供稿: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摄影: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编辑:石殊伦 审核:王博 阅读次数:5月12日,“交叉科学论坛”(2019年第6期)暨高性能结构材料瓶颈技术研讨会在求是楼426会议室成功举办。受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王俊升教授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宏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虎教授和赵新青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姜风春教授、中科院金属所杨院生研究员、清华大学熊守美教授、天津大学刘永长教授、东北大学田艳中教授等领域内知名专家参加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论坛开幕式由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施瑞主持,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杨院生研究员、王俊升教授、田艳中教授和靳柯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材料学院副院长马壮介绍了材料学院的专业设置、学科平台和研究特色等情况;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佳楠代表学校致辞,对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科研情况和发展布局,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碰撞思想,探讨解决相关瓶颈技术。
李建国教授作了题为“叶片单晶生长的过程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单晶生长的理论控制模型,及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新的叶片单晶生长装备和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在单晶叶片生产中成功应用。王宏伟教授作了题为“铸造成形铝合金组织性能与工艺关系”的报告。他指出合金精确成分控制的意义,并对铸件尺度因素及位置因素与铸件性能关系,冷却条件对铸件性能的影响,以及轻质铝锂合金铸造性能的研究作了详细汇报。张虎教授作了题为“汽车轻量化与底盘件制造技术”的报告。他认为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代替传统的钢铁材料,已成为汽车设计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并介绍了高品质铸造铝合金汽车底盘件生产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姜风春教授作了题为“新型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他指出新型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和金属空心球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吸能、高阻尼以及隔热、隔声、屏蔽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团队在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和金属空心球铝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杨院生研究员作了题为“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他指出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对于装备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镁合金力学性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熊守美教授作了题为“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材料以及高真空压铸技术”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汽车轻量化需求,重点介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材料及高真空压铸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报告结合清华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高真空、高速压射及控制预结晶组织的优化真空压铸工艺。刘永长教授作了题为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固相连接技术进展”的报告。阐明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温拉伸塑性变形与室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织构演化的差异性,以及两种固相连接(搅拌摩擦焊和真空扩散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赵新青教授作了题为“合金中的超微结构-材料科学难题的突破口”的报告。他认为部分铁弹合金体系(具有马氏体相变)的超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对合金的物理性能和力学行为具有重大影响。
田艳中教授作了题为“再结晶态超细晶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报告。他提出了制备具有再结晶结构超细晶材料的设想,这种设想使得材料不仅具有均匀的超细晶微观组织,还拥有优异的拉伸和疲劳性能。王俊升教授在报告环节中,对各位专家莅临研讨会再次表示感谢,介绍了研讨会的初衷和背景,并向参会的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方向、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各位专家对其团队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
bob手机在线登陆“交叉科学论坛”旨在围绕“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突出“高、精、尖”特点,通过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平台,营造开放、活跃、争鸣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碰撞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强化与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凝练研究方向,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助推学术合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