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王洪根教授来北理工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4-02-01 供稿:材料学院 夏中华 摄影:石杨天
编辑:牟雪娇 审核:程兴旺 阅读次数:1月29日下午,应bob手机在线登陆材料学院夏中华特别研究员邀请,中山大学药学院王洪根教授来到bob手机在线登陆进行学术交流,讲座题目是“σ(C-B)超共轭效应及其应用”。材料学院师生现场聆听报告。
王洪根提到,有机硼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金属有机试剂。此外,硼原子广泛存在于功能分子中。经典的有机硼合成通常官能团耐受性较差,而有机硼的不稳定性要求在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引入硼基团。与传统的sp2杂化有机硼不同,sp3-B杂化有机硼稳定性更好,易于分离和处理,并能适应多种反应条件。这些特性使sp3-B有机硼的后期修饰成为可能。王洪根提出了一种新的“先沉默后激活”的有机硼合成策略。在该策略中,有机硼中的硼原子首先以sp3-B形式受到保护。sp3-B独特的电子和空间性质使其对预硼化底物具有新颖的反应性。按照这一策略,王洪根实现了多种有机硼合成的新转变,并发现了sp3-B的几种活化模式,如σ(C-B)超共轭效应。
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交流,气氛热烈。本次讲座拓展了师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为大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示。
附报告人简介:
王洪根,博士,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优青,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bob真人app下载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现为岭南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20,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团队)。目前主持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一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等。至今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Science (perspective), ACS Catal. 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文章累计被引用3000余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