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自然科学院校门
。。201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溯历史,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许多重大的决策和方针在这里诞生,深深影响着全国抗战,但是自1937年以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逆境中生存,在逆境中强大,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创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奇迹。
这其中,在教育、科学方面的成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引人瞩目。在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不仅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宝贵人才,还直接为边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抗战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bob手机在线登陆的前身,就是1940年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研究院即之后的自然科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理工科院校,在抗日的烽火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服务抗战 烽火之中孕育诞生
1939年初,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军民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于1939年1月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随着运动深入,提升生产力水平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
时任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同志,深感提升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专门的科技力量,于是他在1939年向中央提出成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集中科技人才,整合科技力量。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批准与支持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开始筹建,由李富春兼任院长,留德科学家陈康白任副院长和筹建小组组长。在中央组织部、边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自然科学研究院形成了边区最强的科研队伍,不仅涵盖各个领域,大部分为大学学历,还有不少人具备留学背景和博士学位。1939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专门科研机构——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在边区财政部院内开始办公。
勇挑重任 培育抗战科技英才
1939年12月下旬,党中央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次科技盛会——自然科学讨论会,对边区经济建设和抗战生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建议党中央在边区创办高等学校,解决科技人才匮乏的当务之急,建议把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培养边区自己的科技人才。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自此,两字之变,一所正规的自然科学大学诞生,从此为“抗战建国”、为陕甘宁边区开始培养急需的“革命通人,业务专家”。
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自然科学大学正式成立。学院分为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大学部设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农业科、林牧科。
左图:自然科学院招生启示;右上: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学生在做实验;
右中:自然科学院学生在进行铸造翻砂操作;右下:自然科学院研发的马兰草造纸法
科技报国 抗战生产贡献卓越
在延安建校时期,学校集中力量解决边区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在军工、民用和农业生产等边区经济和服务抗战的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延安难民纺织厂“开方抓药”。延安难民纺织厂是边区的一家纺织企业,生产一度陷入停滞。1939年夏,研究院的专家们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一道建厂房、调设备,并科学筹划生产流程,不仅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其生产能力,它的产品也从粗糙的疙瘩布,发展到粗呢和毛线,成为了边区最早、最大的纺织工厂,极大缓解了边区军民穿衣难问题。
自然科学院夫妇为毛主席送上“一张纸”。1939年10月间,在国民党的封锁禁运下,延安出现纸张短缺,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开展。针对这种情况,自然科学院华寿俊、王士珍夫妇开始了在边区寻找造纸新原料的大胆尝试。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最终功利用边区常见的马兰草造出了纸张,完全满足报刊印刷要求。之后,边区《解放日报》等报刊和毛主席《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一些重要著作都是印刷在马兰草纸上,传播天下,这一发明为党领导抗战、宣传抗日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自然科学院又成功研制出钞票用纸,彻底解决了边区印钞用纸难题,为边区的金融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双“慧眼”发现“陕北好江南”。1940年夏,自然科学院的生物系师生组成“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考察了陕甘宁边区的森林自然状况和植被分布情况。考察中,师生们发现并正式向党中央报告了一处非常适合农垦和屯兵的“烂泥洼”。这一重要发现,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通过了开发决定,也成就了是大生产运动中最成功的典范——“南泥湾开发”,永载党史,自然科学院师生们功不可没。
盐田寻海眼,“盐罐子”成为边区经济支柱。1940年,自然科学院按照中央指示解决边区食盐产量提高问题,学院专家深入盐田一线,艰苦勘察,科学分析,终于勘定了一批地下高含盐涌泉位置,俗称“海眼”,迅速提高了出盐量,盐田规模迅速扩大,盐产量提高了五、六倍,边区盐业迎来辉煌,为边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矢志军工,从服务抗战开始。在延安建校时期,学校就已经开始运用科技优势,通过与边区一批工厂紧密合作,直接生产军工产品。在这些学校的实习工厂中,自然科学院研制出了灰生铁,改善了手榴弹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破片杀伤力,大幅度提高威力;研制成功二硫化碳,直接用于炸药生产;试制成功了硝化甘油、硫酸、硝酸、盐酸等火炸药原料,使边区能够生产出系列的火炸药产品,为抗日前线提供了有力的军品支援。
。。建造边区“红色地标”,修建中共七大会址。1945年,在抗战胜利前夕,自然科学院教师杨作才设计并指挥建设了两座至今仍然矗立在延安的地标性建筑——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和中共中央办公楼。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座宏伟的中央大礼堂中隆重召开的,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谋划抗战胜利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发出新的号召和指示。
。。矢志军工,从服务抗战开始。在延安建校时期,学校就已经开始运用科技优势,通过与边区一批工厂紧密合作,直接生产军工产品。在这些学校的实习工厂中,自然科学院研制出了灰生铁,改善了手榴弹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破片杀伤力,大幅度提高威力;研制成功二硫化碳,直接用于炸药生产;试制成功了硝化甘油、硫酸、硝酸、盐酸等火炸药原料,使边区能够生产出系列的火炸药产品,为抗日前线提供了有力的军品支援。
。。建造边区“红色地标”,修建中共七大会址。1945年,在抗战胜利前夕,自然科学院教师杨作才设计并指挥建设了两座至今仍然矗立在延安的地标性建筑——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和中共中央办公楼。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座宏伟的中央大礼堂中隆重召开的,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谋划抗战胜利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发出新的号召和指示。
延安创校时期,学校在冶金、纺织、玻璃制造、陶瓷生产、肥皂生产、石油生产、酒精生产、薄荷油提炼等多方面,为边区做出巨大贡献。既撰写过《关中分区的地质及矿产》等高质量的考察报告,也筹建生产铜纽扣等具体生活产品,自然科学院在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全面参与边区建设,用自己身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直接为边区建设和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贡献巨大 弘扬科学人才辈出
抗战烽火中的延安,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却形成了民主、科学的良好氛围,自然科学研究院、自然科学院在这一时期发挥优势,成为边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
1939年12月,在中央的指示下,自然科学研究院全面组织策划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次科技盛会——自然科学讨论会,有效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为抗战服务的信心。1940年2月5日,自然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大会成立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这次大会在中国科技史上极其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毛泽东等领导同志亲临大会并讲话。大会向全国自然科学界发出抗战建国的伟大号召,昭示了自然科学界抗战到底的伟大决心。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常设办公机构在研究院,并向广泛征集科普文稿和研究论文,带动多个学术团体的成立,成为边区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力量。
弘扬科学的同时,自然科学院在抗战中共培养了近500名科技人才。抗战胜利前夕,学生陆续在边区参加革命工作,或直接奔赴抗战前线,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通才。自然科学院在五年多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位一体”的办学思想,强调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中央领导、前线将领成为学院形势政策报告的常客,院领导亲自讲授政治理论课,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自然科学院积极组织的各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在主动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生产问题的同时,也将政治和业务紧密联系,实现bob真人app下载“又红又专”。自然科学院的师生既是抗战先锋,又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一所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学校,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艰苦岁月中,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学校创校之初服务抗战的历史贡献,传承延安精神,发扬军工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新征程中,不辱使命,将延安点燃的火种,薪火相传,发扬广大,铸就新辉煌。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