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校友荣誉
MENU

校友荣誉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险波:二十年磨一剑——高分子领域“探险者”

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险波

供稿: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编辑:校友会 摄影: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时间: 2020-06-11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2日03版)  供稿: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摄影: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编辑:校友志愿者协会 张诗蔚

  初见黄险波时,记者几乎很难把眼前这个穿着朴素、高挑清癯的中年人,与那个曾经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南粤百杰人才”荣誉称号、何梁何利奖等诸多荣誉的首席科学家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在与黄险波交流过后,这位大家口中的“黄博”在记者眼中又多了一重身份——一个一路与时代同行的奋斗者和劳动者。

  黄险波,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1990级硕士校友,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廿载不忘报国志,俯身一线忆初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咱们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还远不如今天这般强大,这也使得我们这批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总会思考得更深一些,也更长远一些。更何况我的母校——bob手机在线登陆,作为曾经的‘军工七校’之一,在这方面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在谈及选择材料作为自己职业研究方向的原因时,黄险波向记者解释道。

  黄险波在199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了彼时初创不久的金发科技,也从此开启了自己从学生创业公司的普通技术研发人员,到行业领军企业首席科学家的职业生涯。

  “我已经有近十年没有接到过猎头的电话了。”黄险波笑着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小细节。当黄险波逐渐在企业和行业内崭露头角的时候,也曾有猎头公司向他许以更优厚的条件,以及更高的职位,但都被黄险波一一拒绝了。从业二十年来,黄险波从未离开过金发科技的技术研发一线,更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初心。

  “与我同龄的人,大都享受过国家的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是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的企业近年来一直在技术方面做着沉淀,凡是国家有需求的重点工程或重要材料方面,我们是责无旁贷的,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碳纤维材料研究,这在金发科技可以说是共识。”谈到这里时,黄险波有些哽咽,但语气中却透着坚定。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

  对创新的执着和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是金发科技近年来能够屹立在国内乃至国际行业顶端的重要原因,也是黄险波谈到最多的话题。作为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以及金发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牵头组建者,黄险波深知创新对于金发科技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你的命运由谁掌握,是否一直都在居安思危,是两个重要的问题。”黄险波对记者说。在目睹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沿海地区不少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被迫“出局”的情况后,黄险波一直在思考。以创新驱动来引领企业发展,是黄险波找到的答案,在他看来,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是事关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

  带着对于创新的笃定,黄险波带领团队进入了高温尼龙材料——PA10T的研发过程当中。尽管这种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十分简单,但研发团队在实验和探索中发现,想要使用常规思路和方法来真正实现这种材料的产业化,难度不容小觑。

 

  经过5年的摸索,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PA10T的研发依然没有结果,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我必须做出决断,是就此放弃,还是转换思路重新尝试,那段时间很煎熬。”忆及那段时光,黄险波坦陈。就是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况下,黄险波采用超常态的逆向思维,一改之前的实验思路,选择让反应更加靠近边界条件,通过平衡各种反应参数实现了聚合反应。经过在实验室3年的重新验证后,结果证明了黄险波这种逆向思维的正确性。

  “虽然我们曾走了5年的弯路,但我认为这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一直认为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无论成功失败,都有它的含金量和价值。”黄险波这样总结这段横跨10年的研发时光。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之内,金发科技的PA10T高温尼龙材料已经达到了万吨级的生产规模。作为LED灯泡支架的主要原料,这种兼顾了耐高温和低吸水率的新材料,为我国成为LED灯生产和出口大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薪火相传,奋斗不息

 

  在进入金发科技工作的20多年里,黄险波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从未离开过企业技术研发的第一线。“我们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脱离了一线,就会失去根本,队伍就没办法带了。当然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科研上我喜欢凡事亲力亲为。”黄险波向记者解释了原因。虽然黄险波现在带领的研发团队超过200人,但是他对每个岗位的情况都基本了解。黄险波坦言自己目前的大部分时间,仍是投入在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包括与团队沟通课题的进展情况,培养博士后,时时关注自己所承担的国家项目和企业战略层面的课题,忙得不亦乐乎。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院士和专家。我认为他们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能够高屋建瓴地谋划一个学科的未来发展,更在于对那些踏实做事的后辈们的帮助与提携。”黄险波说。在企业的人才梯队培养方面,黄险波投入了大量精力。在他看来,未来企业的竞争,毋庸置疑将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目前诸多重要科研成果都有赖于跨领域、跨学科视角的时期,如何理顺人才与团队的关系,让每位研发人员都能在其团队中发挥最大价值,将是他亟待完成的课题。

  对于自己所获得的诸多荣誉,黄险波认为那只能代表过去,而他则更愿意着眼于未来。“未来我们将针对那些仍然依赖于进口的、处于材料行业金字塔塔尖的新材料,以及代表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生物基材料,在坚持节能、环保、高效原则的前提下,做出更多有咱们中国特色的好产品。我和我的团队对此充满信心。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梦。”在对记者说出这番话时,黄险波的眼中充满了自信。

Baidu
map